朝去。
转过天,朝廷上下都知道了徽宗纳了一位民女为贵妃,纷纷都想打听这位贵妃的来历,但很可惜徽宗给知道的人都下了死命令,谁也不许说一个字,所以没有人能够打听得到。
不过,朝中还是有人上奏本遣责徽宗不该私自纳取民女为妃。
因为宫外的女子没有经过严格审查就纳进宫,会对后宫和徽宗造成危险,所以希望徽宗能够把新纳贵妃的身世来历说清楚,以便能够进行审核。
“新贵妃的身份来历,寡人已经派人调查清楚,你们就不用再操心了。”徽宗有些恼怒的对让他公布李师师身份来历的官员说道。
奏本的官员还不死心,说道:“陛下,根据朝廷的祖制,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陛下那娶任何妃子,都必须经过赵氏宗族和朝廷的审核方能迎接进宫,陛下如今私自调查便将人纳入后宫,此乃有违祖制,还请陛下依祖制而行。”
徽宗大怒,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说道:“寡人身为皇帝,难道想纳一个妃子还得经过你们的同意吗,现在寡人已经把人接进宫了,难道你们还想让寡人把人抬出宫去吗?”
看到徽宗发怒了,奏本的官员也不敢再说什么,尴尬的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个时候蔡京经站了出来,说道:“既然陛下已经把新贵妃的身份来历调查清楚,而且也把人抬进宫了,那大家也就不要再为难陛下,此事就此作罢不要再提了。”
随后蔡京冲着徽宗行了一礼,说道:“不过老臣也得劝陛下一句。”
徽宗说道:“太师想说什么?”
蔡京说道:“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祖宗留下来的制度轻易不可废,倘若以后陛下还要纳取妃子,还是请按祖宗的规矩来,免得朝廷上下再起非议。”
“罢了,既然太师也这么说,寡人以后依照祖宗规矩来就是了。”
徽宗此次本来就是为了掩盖李师师的身份才先斩后奏的,如今李师师已经进了宫,以后他也不会再在民间纳妃,因此也就坡下驴,借着蔡京的话把这件事情给彻底了结。
蔡京见徽宗接受了他的劝,心里挺高兴的,想道:“陛下还能听见我说的话,看来还并没有完全放弃我。”
朝会结束,华榉又来陪徽宗批奏折,徽宗让身边的人都离开,只留下吴呈海一个人伺候,对华榉说道:“文山,这次能够把东方爱妃接进宫,你的功劳不小啊,你想要寡人怎么赏赐你?”
华榉赶紧摆了摆手,说道:“臣只是替陛下传了几句话,什么也没有做。要说功劳还是吴公公最大,是他把东方贵妃送进宫的,陛下应该赏他,而不是臣。”
吴呈海急忙说道:“奴婢只不过就是出宫了一趟,什么也没有做,真正的功能还是华大人的,陛下还是赏他。”
看到他们把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