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群聚而笑之……这说的不是我们吗?那日我听说冷禅认李长歌为师,向他学习算术,仍然嘲笑于他,如今看来,我才是可笑的。”
“此篇虽非小说,却有利于商国文坛。”
那些学子只知道《师说》好,但不知道哪里好,讲郎们却知道《师说》一出,必定改变如今商国“耻学于师”的陋习。对商国文人的帮助比写出一本万人追捧的小说还要多得多!
忽然有人问道:“李长歌为什么会写出这一篇《师说》?”
一个学子指着仍然瘫坐在地上的邓公孝和林锋,说道:“他们不满于李长歌才识盖过他们,因此攻讦李长歌,才逼得他作出《师说》反击。”
那人骂道:“猪狗不如的东西!身为我商国文人,不去想如何写好小说为商国争光,整天搞窝里斗!若非已是文心崩毁,我一定要口吐文气宝剑将他们斩杀!”
旁人这才知道,开口这人竟然是个五品小说家!
五品小说家,文气如溪,能口吐宝剑斩敌!
……
与此同时,府君殿中,钟离忧站了起来,目光炯炯,精神大振,说道:“百磬千钟同鸣,果然好一篇《师说》!此文如常山蛇势,救首救尾,段段有力,其行文错综变化,反复引证,似无段落可寻。一气读之,只觉意味无穷。真乃一篇好文!”
“我今得此文,十年内必定证得八品!”
钟离忧坐了下来,重复念诵着《师说》,每念一次,他便感觉自身的文气在不断膨胀。
……
李长歌回到大比班中,发现绍惠也跟着进来,才想起她也是大比班的学子。
“李兄,你这篇《师说》写得太好了!”
“可惜你没有写在纸上,否则一定会出现妙笔生花的!”
萧良和云雁秋看着李长歌兴奋道。
绍惠看着李长歌也是美目异彩纷呈。
李长歌忍不住道:“你们不要这样看我了,怪不好意思的。”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李长歌向绍惠郡主道:“今日多谢郡主相助。”
若非绍惠郡主提出要拜李长歌为师,这件事还没那么快解决。
绍惠郡主却是微笑道:“我说要拜你为师可不是说说玩的,从今以后,你便是我的老师了。”
李长歌愕然,说道:“原来郡主当真的?”
绍惠郡主道:“自然无假!你的《神雕》登报时我便看过了,深受启发,你理应是我的老师。何况我还要向你请教诗词的学问呢!”
“诗词?”李长歌微微一愣,这个世界小说家为尊,诗词虽然也被很多人喜爱,但毕竟视为小道,不加深研,没想到绍惠郡主居然想学诗词。
“我对诗词也是一知半解……”李长歌摇了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