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夜议对策

作者:错刀如何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武的有二十多个,其他的别的不说也属于忠心耿耿之辈。现在没有信,估计老七他们应该已经出发了。老三按照您的吩咐,带了四个孩子也上京来了。”

“这就是我的底气。我现在也理解我爹的做法,南洋其实就是来家的底气,无奈还是本钱太少了。碰见了弗朗机还是只有躲避的份。行了,说说我哥哥的这一码子事情吧。咱们是个什么章程?”说着说着,来顺之就精神起来。

“打仗、退让、分家。”

伍师爷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策略。

“大少爷是个无赖,就算是赢了,想让大少爷认输太难了。更何况少爷你娘走得早,你还必须要顾虑老爷和大奶奶的看法。因此,这一仗漂漂亮亮打赢,然后退而求其次咱们反而退让,只要南洋产业,逼着大少爷分家。”伍师爷说的很肯定。

“这一点上少爷您不能再有妇人之仁,家里面那些叔叔伯伯不肯干的,躺在广州府的海货行也就能过一辈子了,少爷你何必要背着他们走?更何况现在熊巡抚听说已经准备招安郑芝龙了。如果顺利,郑家势必做大,如何容得下我们。不如干脆拆分,刀头舔血、开山辟路的活咱们做,也落得一个松快。”

“打仗、退让、分家。”

来顺之在本子上写下了这几个词。“那如果这次顺利的话,吃下了朝廷百万两的火器怎么办?”

“我的少爷啊,这一路过来你还不清楚吗?”

清楚,怎么不清楚。要说对一个国家的变化来说,这些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海商是最清楚的了。

武昌城已经快成了楚王一家的城了,城里面就是王府。原本在湖上讨生活的苦哈哈的渔民,现在每打上一条鱼,半条都是人家楚王的。

这个国家没有穷人的活路了啊。去年一个孩子还能买五十斤稻子,今年一个孩子你给上三十斤,塞到你的怀里面就跑。可是他是去过归化府的人啊,那种偏远蛮夷的地方,稻子烂到地里面都没有人捡。

读书人更是不要廉耻,这一路走来,都是借着读书人不征税强占土地的。开始还是四六分,后来年头一长,干脆就成了二八分了。那些青衫场袍的秀才们、举人们每日里为呼朋饮酒作诗,为民生凋敝做词,可是他们吃的喝的,哪一点不是来自苦哈哈的劳作?

“成。”来顺之觉得自己沉思的有一点久,不好意思的对伍师爷说。

“那就这样,京师里面的生意有一单算一单,能做一次做一次,货到码头结清账。”他想了一想。“这几百块自走钟和澳壕仿制的怀钟也不要上铺子了,该送的一次全送出去,谈一个好价钱。”

“对了,像是咱们看得上的,也看的上咱们的,在南洋给留下一个后路,看看有没有子弟也愿意过去的。给他们说,那里面就是苦,但是苦出来都是自己的。”

说罢,和伍师爷相对就是苦笑。

来顺之商议的时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