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好东西,但是他却没有猜到皇帝的心思。
“具体如何办理督师你统筹一下。但是可别搞得像是传统师父徒弟那一套。咱们这里现在就是速成,保命优先,简单明确,不用学习医术原理,直接能够上手就行。”
两个人边走边看,孙承宗在学院后山的山脚下,还开垦出来了三千亩的荒地。他们走到地边的时候,还有官校的军官学员在地里面劳作。
“全是山地啊。”
“玉米产量不行,一亩地不到四百斤。”
“土豆产量要好一点,在山地上比不上平原,大概一亩地八百斤。”
“红薯最好,一亩地接近三千斤。不但产量高还耐旱。红薯蔓还是军马的好饲料,配合着玉米秆,称得上是精饲料了。”
看到这里,朱由检的脸上才有了一点点的笑容。情况即使在糟糕下去,有了这些东西,就能够保住一点元气。
“朝鲜那边处理好了?”
孙承宗也看出来这位小皇帝心情不是很好,情绪不是很高。
“差不多吧。”
朱由检蹲下来,用石头勾勒出来一块简易的大明地图,画着画着就画成了一只肥鸡的形状。孙承宗对皇帝陛下的敬意也来源于此,他觉得自己家的皇帝一定是天子,要么怎么会有这么直观的俯瞰大地的角度。
“朝鲜从现在开始回向汉城收缩,他们战力平平,按照咱们前期的构想,朝鲜会用水泥和火炮坚守几座重要的城市。”他从平壤直接连到汉城。
“然后,剩下的按照偷袭、破坏的方式组织四五百支小队。每队一名游击带领,就叫做游击队。白天打猎采参为主业,晚上杀人放火,专门骚扰后金在自己大后方的屯田和粮草。”
朱由检说的时候,十几名军部的参谋在孙承宗的招呼下围了上来,记录皇帝陛下的安排和复盘。杨嗣昌是这些人的头头,朱由检一抬头还发现满桂也挤在里面。
杨嗣昌接过了朱由检手中的树枝,在现在朝鲜和后金中间的黑龙江入海的地方画出来两个地点。
“”咸镜道端川郡、江源道松岳郡,军部参谋本部的意见是在这两个地方设置补充点。既作为物资的交换点,又作为将来我们反击的一个据点。”
“不能放在半岛靠近我们这边的西侧吗?冬季会不会有上冻的问题?”朱由检问道。
看来这个是满桂提出来的建议,满桂回复到:
“放在我们这一侧,物资要是过去就要考虑白头上、头里山、隐山一带的山脉的问题。对于朝鲜内陆的运输很不好,距离倒是不远,但是路途是在是太难走了。况且按照陛下的要求,游击队的物资本省也就不多,无非是一些必要的粮食、火油和黑火药。”
看着这个计划是军部讨论过的,朱由检也就不再纠结。他把树枝放到了辽东都指挥司。杨嗣昌赶紧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