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有什么,村里人怎么想和他们也没关系。
这中间,于家读书读的最好的于才还去参加了二月的县试,只要他能考过,就不再是白身,而是一位童生了。
半个月之后,童生考试的结果就出来了。
毫无意外,于才成功通过县试,成为了一名童生!
等再次考试通过才能成为秀才,也就是和于文渊一个级别。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有的人一辈子都在为了秀才奋斗,到死都没挨上秀才的边儿。
院试是四月份,于文渊经常给于才开小灶,能不能成的总得试试,科举有时不止看学识,还得看运气。
要是这次的考题正好是你熟悉的,你写出的答案又正好对考官的胃口,自然皆大欢喜,反之就算你的学问再好,这次的考官就是不喜欢你的答案,你也过不去。
于文渊已经是考过的人了,于才就和他求取经验,谈起来的时候避免不了问起于文渊的过往,有一点于才想不通,“先生,您的学问不应该止步于秀才,您也还年轻,怎么不继续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