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晋生感到有些不安。突然间,侯晋生似乎想起了什么,不由的笑道:“噢,我明白了。往前快秋收了,打工的年轻人都提前回家,做些秋收前的准备。”
望着上访的年轻村民,刘大可首先想到的是,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发生暴力冲突,内心就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刘大可倒不是畏惧,而是感到在处理如此事件上作出无为的牺牲,太不值得,就极想缓和一下心中的惧畏与不安。刘大可望着侯晋生,笑道:“小侯就看你的了。”
侯晋生似乎也极想在刘大可面前表现自己,就满有把握地道:“没问题。”侯晋生话一出口,似乎觉得说得有些过了,就笑道:“人家是到市委上访,吴书记是处理这起上访事件的主要领导,我们只是配合啊。”
刘大可似乎对侯晋生的话有些不满,笑道:“关键时刻看担当吗?”刘大可的话意味深长。
侯晋生似乎听出了刘大可的心思:想在市委面前表现一下自己。侯晋生回头望向刘大可道:“刘厅长,你看,这村民的打扮,像是刚刚在田地劳动过。年轻人的打扮也不统一,大部分穿着胶底鞋,很少有穿着皮鞋的。而且,我仔细观察了,整个上访的人群中,尤其是坐在拖拉机上的那些人,没有一个是干部的模样。这说明,这次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利益很简单,有可能只是想让市委补偿他们被损毁掉的农作物。再说,事情发生在昨天晚上,今天一早就到市委上访,应该是临时动议,准备工作不会太充分。别看他们人多势众,纯粹是虚张声势,类似群体事件,说到底就是个补偿金的问题,只要果断处理,过程不会复杂,也不会留下后遗症。”
听了侯晋生一番解释,刘大可似乎有了信心,笑道:“有道理,不愧在基层工作过。”刘大可话音刚落,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道:“如果组织派你来处理这件事,你该如何办啊?”
侯晋生用手挠了下头皮,有些不好意思,道:“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如果组织上让我来处理……”
“什么‘擒贼先擒王’啊?谁是贼啊,你这出发点就不对啊。”侯晋生话刚出口,便招致了刘大可的批评。于是,急忙改口道:“对不起领导,我缺乏群众观念,我错了。”
刘大可微微一笑,似乎理解此时侯晋生的心情,道:“顺着你刚说过的话,继续讲下去。”
侯晋生又道:“我首先要看看挑头的是些什么人,有没有复杂的背景。然后,再弄清问题的性质和他们的利益诉求。按照他们的诉求,再衡量一下,在我职权内,能答复到什么程度,如果能作主而事情有望很快解决,我就果断拍板;如果超越职权,但他们的诉求合理,也不复杂,我就给他们一个肯定的答复;如果事情很复杂,短时间难以答复,我就向他们承诺会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尽量安慰他们先回去。毕竟处理群体性事件,宜散不宜聚。只要他们分散了,再抓紧调研,然后拿出个妥善解决的方案。如果上访村民长时间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