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每户有多少孩子?哪个年纪的多一点。”
大娘有些疑惑,却还是如实回答。
“我们家有四个瓜娃子,一般的人家也有三四个,每个年龄的都有,老张家是最为苦的,他们家有七个瓜娃子。
偏偏老张还被原来的主家打断了腿,家里还有一个老人,年纪大了也做不了什么事情。
也幸亏他们家大娃子能干,聪明又能吃苦,如今才13岁,已经能够下地干活养着弟弟妹妹。”
“七个?”
这也太能生了吧。
顾徽踮起脚尖,扬着脑袋,确实看到那一堆正在劳作的人里有一个格外年轻瘦小的身影。
他虽然如今的年纪还小,却发育的比旁人快一些,瞧着力气也不错,也做着青壮年才能做的事情。
他的旁边围着几个比他稍微小一点的小娃娃,也在一旁搭一把手,可以看得出大概是他的弟弟了。
“他们家的七个孩子都是一个母亲生的?”
“是呀!老张家的媳妇儿是一个有福的,可惜跟了一个这么苦命的丈夫。”
顾徽想到这里的医学条件,又沉默了下来。
在这里没有什么避孕措施,打胎药一般都比较凶险。
一般的贫苦百姓更是连打胎药都买不起,有了孩子也只能选择生下来。
本来就不富有,又多了个吃饭的,可不就是富的越富,穷的越穷。
顾徽叹了一口气。
“这些孩子都读过书没有?”
大娘笑着看着顾徽,好像在看不懂事的孩子。
“咱们这种人家,儿子长大有力气会做事就行了,哪里还能奢望的读书呢?”
她好像想到了什么,眼神中有些怀念。
“我从前不是这里的,老家在离这里很远的地方,那会儿咱们村子里也出了一个读书人。”
那人长相好看,又会读书,他爹娘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想着让他做秀才举人状元,去京城里当大官。
费劲了心思,甚至还把姐姐卖给了隔壁村的瘸子,花了好多银子才将人给背了上去。
最后那人考上了举人,却说出去求学,求着一去不复返。
他的父母落了一身的病,还没有等到他大官的儿子回报他,便撒手人寰。
读书,这件事和他们这些人无关。
听到大娘的回答,顾徽又是停顿了一会儿,她叹了一口气。
“都过两天我会雇一个秀才过来,让他教这里的娃娃们读书,只要想去读书的,你们都不得阻拦。
今后我这里不仅会种田,还会招账房先生,若你们家的娃娃会算账,每个月给二两银子的月钱。”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