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了许多的农民起义军,王皓自然也是其中一支,而那个年代尤其以陕西的饥荒最为严重。
王皓也许是因为不想背上一些骂名,所以之后的攻打路线并不是明朝的核心地区北方,而是将路线定在了南方。
因为流离失所的饥民太多了,而王皓又能够让大家吃饱肚子,同时军队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使得王皓的军队纪律性都很强,又打出了杀土豪,均田地,免赋税的口号,所以来投奔他的人很多,一时间王皓的部队发展到了数十万人,而且只多不少。
王皓在有了部队之后,就开始朝着江淮地区打了过去,不得不说,明末官僚腐败,军队战斗力也很差。许多地方州县都没怎么抵抗就被打下来了。就连许多明军也因为朝廷一直欠饷银等缘故而士气不高,没有多久就被攻克了州县。
王皓在攻克州县之后,确实是做到了他当初承诺的那样,把那些有劣迹的土豪劣绅都给杀了,抄没了他们的财产,分给百姓,充实国库,另外将土地平均分配给百姓,因为现在自然灾害多,粮食不好种,所以就免了他们十年的税赋,十年之后,土地就是他们的。取消奴籍,使许多家奴都得以解放。另外禁止民间私自买卖土地,这是为了防范土地兼并采取的措施。取消特权阶层,士人不再享有特权,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一时间深入人心。一时间,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护。
不过王皓的一系列举措自然侵犯到了那些既得利益者的权益,引起了许多士大夫还有那些皇亲国戚的激烈反抗。
可是在王皓的铁血政策之下,这些反抗都没有任何作用,本来这些所谓士大夫与明朝各地的番王就不得人心,王皓不光在战场上打败他们,还鼓动群众,实行攻心政策,从内部瓦解敌人,如果实在不行,还动用特别手段实行斩首战术,那些由农奴组建的军队在没有人领导之下就呈鸟兽散状,之后在政策感召之下就投降了,使得王皓的部队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而这个时候,李自成与张献忠也冒起来了,不过王皓也许是出自一些特别的原因,不与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部队交战,任由李自成攻略北方,张献忠攻略西南,而他则攻略东南。
因为王皓的起义军发展得太过迅速,成为了大明朝廷的头号敌人,明廷还派出了洪承畴和袁崇焕来对付他,不得不说,这两个人还是很有能力的,王皓对于他们的能力还是很佩服的。
后来由于东北的后金闹事,袁崇焕被调到了北方抗击后金,洪承畴则留下来与王皓对峙。
对于洪承畴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大汉奸,到最后没有为明朝守死节,中了美人计投向了满清,王皓就冲这一点就不喜欢他,不过那也是时代的悲哀,如果明朝强大,或许他可以封侯拜相,成为一个贤臣,只是却因为历史原因,一直被人诟病,只是在这里,王皓没有给他做汉奸的机会,在战场上俘虏了他,希望他能够为己所用。
一开始洪承畴还不愿意投降的,可是王皓把他软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