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听说李二海回来,村里不少村民又动了心思,想来拜访一下,希望增加他们在李二海心目中的好印象。
等李二海到家的时候,院内院外,围了不少人。李二海真烦,烦这些人打扰,烦这些人势利。
下了车子,小赵帮着提东西,径直进了院子,走向正屋。
父母站在院子里,看到儿子进来,脸上乐开了花。
现在的父母,在村上无限风光,走到哪,都会有人抢着跟他们打招呼,有话没话地都想上前叨叨几句。能跟他们搭上话,都觉得有面子。
村里干部也不象以前,经常会有人来家里坐坐,聊聊家常,增加感情。父亲早年就想承包屋前的小鱼塘,一直未果。没想到,村里临时开会研究,一致同意了父亲的承包意向,而且承包期是二十年,承包金只是象征性地收取,每年只要50元。
更奇怪的是,以往一定会有村干部或村民出来阻挠,这次没有一人出头,全村就是一个声音。
古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说,现在看,所言不假。
安排好小赵喝茶,一家三口到里屋。
李二海仔细看了看父母,都胖了点,就放心了。跟他们谈了最近一些情况,都挑好的说,父母一边听,一边笑呵呵地,那是真开心。
父亲到底是个男人,他考虑问题还是有大方向的。他告诫儿子,做了官,不要忘本,不要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李家虽然穷,但一直行得正走得端,人品没有问题。
李二海笑着说:“我只是个秘书,哪里是官?你们放心吧,我会谨记在心的,不会出纰漏的。父亲的话,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记着的。”
回到县域的时候,已经六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