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谢闯嘴角的得意

作者:琅琊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发展机遇啊!”

这个董教授太圆滑了,说了一大套,没有明确表态试验区落户谁家。

但在场所有人也明白他的意思,只要落户江南,他都没有意见。

有人心想,名叫董进基,不如叫“懂社会”。

省人大经济发展委员会主任刘奇就着董进基刚才的话说:“各位领导,董院长的发言可以说是提纲挈领,给我们指明了试验区的发展方向。我这人比较直,不想拐弯,个人倾向于试验区落户楚州区。”

“落户楚州区,应该是大势所趋,一来楚州区为省会所在地,是全省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优势明显。二来,楚州区地外沿江经济发展带,上下左右连横万千,发展机遇多,容易出成果。”

刘奇的态度,其实也代表了大多数与会者的思想,很多人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董进基一开始是敲边鼓,这刘奇便是单刀直入了。

坐在会场一角的谢闯似乎胸有成竹,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别人觉察不到的微笑。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让谢闯突感不快。

“各位领导、专家,既然把我请来了,我也就发表一下拙见吧。”说话之人是省师范大学金融学院的李副院长。

师范大学里的金融学院本是个二流学院,一般很少引人注目。不过,这个李副院长却是个奇才,不到四十,就做了副院长,因为他在国际金融研究领域小有名气,发表了几十篇影响很大的实力论文。

外界都在传,他可能出任江东大学的金融学院院长,也就是可能替代刚才率先发言的董进基。

“东南几市独领风骚,占据了全省的半壁江山,看上去风光无限,实际上掩盖了全省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外界提到我们江南,都会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可是一提起江北大片,那就是另一番态度了。”

“现在江北是我们省里的鸡肋,食之无味,丢之可惜,关键是想丢还丢不掉。以我的观点,江北一天不发展,全省一天不完整,江北有发展,全省大提振,现在来了个试验区,千载难逢,放到江南是锦上添花,摆到江北才是雪中送炭。”

虽然李副院长这个意见是全场的冷门,尽管有人认为有失偏颇,但多数人还是认为确有道理。

无奈曲高和寡,响应都全无。

会场上现在的形势是一边倒,楚州看来是势在必得。

看到没人响应,谢闯心里便没了任何负担,坐在那里玩弄起手中的圆珠笔。

其实省里领导也是很明确,放在楚州他们放心,至少不会出纰漏。

只有段荣心里偏向李二海,倒是希望有人出来为他们说话,可惜只有李副院长一人出来摇旗呐喊,寡不敌众,不成气候。

自己是省委常委,不便随便讲话,只好静静地等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