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皇帝陛下要开工厂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不少。

可是相比生存的必需品,他们的规模就显得要小很多了。

在马车上晃晃悠悠半个时辰左右,三人就来到了位于黄华坊的最大的几个工坊前。

抬眼望去,来来往往的人几乎负责搬运重物脚夫,他们一个个都光着膀子。

头发被麻布束缚起来,被一个肥头大耳像是管事的家伙呼来喝去。

在外面看了半天,李天有点失望。

这里的情况和他想象中,工人职责有序,分工明确的后世工厂相去甚远。

偌大的一个工坊之中干苦力的人占据了百分之八十。

除了管事的,就只有两三个负责调剂配方的匠人是例外。

这样的工坊别说诞生新兴的工人阶级了,就是培养出几个能独立出去自己开工坊的人都做不到。

这其实才是这个时代,工坊的真实状况。

不管是秘方还是秘诀都掌握在极少数的人手里,即便是最普通不过的榨油工坊。

最关键的几道程序,也都是由专门的人负责,根本就不给其他人偷看偷学的机会。

连续走访了其他几个人数颇多的醋坊,酒坊,状况都大同小异。

所谓的工坊,都是出苦力的比较多,真正有本事,拥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是极少数的。

这样的工坊,不仅效率低下,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其实也十分严重的。

那些苦力每天至多能领到二三十文的工钱,一个月五六百文。

养活一家三口,也不过堪堪够用罢了,想吃顿肉,或者是让孩子读个私塾,是根本就做不到的。

他们的孩子因为接收不到什么教育,长大之后。

也只能和他们一样,不是在这样的工坊中干苦力就是去大户人家当下人。

阶层和命运在他们降生的那一刻就被注定了,根本就没什么前途可言。

能读书改变自身命运的也只有那些稍微有些家财的小地主或者官僚的后人。

所谓的寒门贵子,又有几个是真正出身寒门?

想要通过自己的引导催生出一个新兴的阶级,在李天看完这些工坊的模式之后,这个念头算是彻底的断了。

其实不光是这几个工坊是这样,其他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工坊其实都是这样。

几千年来形成的惯性,不是他随便几句话就能改变的。

虽然对现有的工坊很失望,可是李天并没有打算放弃。

“既然,现有的模式达不到催生新兴阶级的作用,那就让自己开办几个工坊,让他们在其中萌芽吧!”

想到这里,李天也不再耽搁浪费时间。

上了马车之后,直接发话,

“走去天工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