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蒙蒙亮,又是新的一天开始了。
简易起势给原主念了个祈福咒,祝愿原主在新生里能活得顺遂一些后,便打开了房门,去给原主的亲眷做早饭去了。
以往原主一家一天是只吃午饭和晚饭两顿的,不过现在她来了,那么早饭就也得吃起来,不然简易可不忍心让原主的儿子孙辈饿着肚子下地干活儿。
没多久,苏苏华听着外头的声音也跟着起了床,来到了厨房。
看到正在张罗着早饭的简易,苏苏华惊讶道:“娘,您这是在干什么?”
简易回头笑了笑,招呼苏苏华过来一起包包子。
“做早饭呢。”
“瞧你们一个两个瘦不拉几,身无几两肉的模样,娘心疼。以后啊,咱们家得要一天吃三顿,得要吃好,睡好。”
苏苏华听着她娘的话,再想想屋里的粮食,小心翼翼回道:“娘,咱们家有那么多粮食吗?”
简易觑了眼苏苏华的脸色,见她一脸吃惊,嘴馋,又心疼粮食的模样,好笑的回道:“放心,娘前儿个挖到了一株年起来不错的山参,过几天我拿去府城买了,咱们家就有钱了,有了钱,你还怕咱家没有粮食吗?”
昨天找姜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的,且这边无人踏及的深山里有的是好东西,有需要的话,她找个时间去带回来就行。
现在简单同苏苏华透露一下,就是为了按家里大人的心,将钱财过一下明路,这样花起来的时候,她们也就不会再有疑惑了,平时有好东西时她们也就能舍得吃了。
原主这些年虽保了很多媒,做了很多生意,家里也有三亩良田,一亩中等田,一亩下等田,家中算是稍有薄产。
但前些年公婆年迈病重吃药花去一些;喜丧下葬摆酒花去一些;儿子娶媳妇儿彩礼、置办家当、摆酒、孙辈出生给苏苏华的营养品花去一些;女儿出嫁嫁妆、压箱底钱、时不时的贴补。
再加上平日里的油盐酱醋、衣料、房屋修缮、头疼脑热的草药钱、人情往来钱,因此原主手头上还真没存下多少钱,一家子不说过得紧巴巴,但也不宽裕。
至少经不起一日三顿的造作,有点钱大家都会想着存起来,家里有大事儿的时候不至于缺救命钱用。
且简易还想送家里的两个小辈满仓和满屋去上学识字。
虽然他们不能去科考,但他们的孙辈可以。
简易认为读书可以提升一个的素质修养,教人明辨是非。
读书可以明智,可以改变命运,尤其是在这封建古代,读书的重要性尤为重要,它可以改变张家后世子孙的命运。
哦不,读书不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极为重要的。
她要想送满仓满屋去上学,家里要是没有额外收入的话,张茂林苏苏华两口子可不一定会乐意,毕竟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读书是极为耗钱、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