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718节祖籍故里犹如云烟

作者:武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张志纯很是得力,几十万人的巨大工程,安排的井井有条。总督城建事物衙门的运转,也有条不紊。

李洛下令将在甘肃和陇右得到的三百多万石粮食,全部用作工匠和劳工的口粮。

而此时的关中,汉中,陕南,也都开始了春耕。水利专家任仁发也来到关中,治理关中八水。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走上轨道,风风火火的展开。

李洛刚回到骊山下的华清宫,就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历史名人,被带来面君。

当世水利大家,数学家,天文学家:郭守敬。

这是华夏名人榜中排名很靠前的人物,著名的古代科学家。《授时历》,天文测量仪等都是他主持完成的。

“臣郭守敬,拜见陛下。”被带进来的郭守敬是个年近六旬的文士,他面容儒雅,目光沉静,哪怕见到威名赫赫的唐主李洛,也显得不卑不亢,一副见惯风云,处事不惊的神情。

郭守敬本来委屈的很,他在北方好好的,却突然被神通广大的特察局特务,连家带口的“请”到江陵,再带到关中。

在江陵见到大名鼎鼎的“妖后”崔秀宁,他才知道唐国绑架自己全家的目的。

竟然是主持关中的水利大事。

加上崔后对他很是礼敬,推心置腹的说了不少话,就更让他心中的不满冰消雪融。

无论如何,能通过“绑架”的方式请自己来治水,那说明唐主的确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

所以,他也就不排斥见到李洛,反而很期待。

之所以自称臣,是因为他已经接受了崔秀宁封他的官职:钦天令。

这是一个主管天文历法的官职,正三品。

“平身,免礼。”唐主伸手虚扶,“郭先生请座。”

对于郭守敬,他还是很敬仰的。

“谢陛下。”郭守敬起身,有点无奈的正坐在蒲团上。

唐廷官场废除椅子,认为坐椅乃胡俗,坐椅子不能以静制动,还会因为舒服贪图久坐,变得懒散,习惯低头,并生出痔疮等多种疾病。

而正坐古礼,能使得身姿端正典雅,张力勃勃,犹如引弓不发,有跃然而起之势,利于坚韧心志。而正坐不能持久,也利于人频繁起身,不会久坐生病。

道理似乎不错,可郭守敬却坐不习惯。

而对面的皇帝,却端坐如山,身姿如钟,应该是习以为常了。

大唐天子,竟然如此年轻啊。这通身气度,的确可称得上天日之表,不怒而威,不嗔而重,令人不敢逼视。

当真是名不虚传,不愧是硬生生起兵反元,打下偌大基业,与大元分庭抗礼的盖世人杰,所谓天生异数者也。

郭守敬在北地听多了李洛的所作所为。虽然元廷和豪族对李洛恨之入骨,冠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