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海,没人能找到他的踪迹,大家恩遇一场,愿他好好过下半辈子吧!”
在等待朝廷册封旨意的空窗期,徐佑不辞辛苦,接连拜访关中大儒名家,言必谈孔孟之道,多鞭辟入里,振聋发聩,以此收拢士人之心。然后又在长安逍遥园召集佛众三千余人,普说垂示,洞入幽微,台下白衣尽跪,口呼大毗婆沙,无不折服。
在徐佑发散个人魅力大杀四方的时候,鲁伯之这边遇到了不少的麻烦,最主要的是行政命令的推行延缓。由于大军征伐,此次入关的多是善战的武将而不是善理政的文官,想要治理这么大的土地,必须依靠原先西凉的大部分官吏,然而这些人习惯了姚氏的治理风格,谄媚于上,威逼于下,更可甚者,小部分人心怀鬼胎,私下串联,对鲁伯之的命令阳奉阴违,大大阻碍了大将军府接管凉地的进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徐佑在东市设招贤馆,发出招贤令,人不分胡汉,地不分南北,以才干为先,德才兼备为主,无论自荐或举荐皆可,百官、士族,连普通老百姓都可以上书,举荐成功有奖励,自荐成功也有奖励。他更是在开馆后亲来坐馆三日,招贤良者五人,当场委以郡县之重任。千金市马骨的效应顿时传播开来,招贤馆人头攒动,凡被揭怀玉又醉心功名者,纷至沓来。
何濡被徐佑任命为馆主,他精通相术,又得陈泷《鬼眼经》的真传,识透人心,神目如焗,删选贤良和庸才,几乎没有错失。
不过,在某些有心人眼里,却对大将军的权术赞叹不已。谁都知道,作为招贤馆的馆主,选贤任能,一言可决,入选者还不感恩戴德?这是师生之谊,日后朝堂扶持,自成派系,定然是关中极其庞大的力量。然而何濡的为人刻薄寡情,不会收买人心,也没人愿意归附,所以用他为馆主,既有相人之利,却无结党之弊,岂不是绝妙?
大批不得志的士族庶子、低层官吏和寒门人才被招揽,徐佑再以朝廷名义新组建关陇清吏司,直接隶属尚书省,掌秦、凉二州的律令、刑法、徒隶、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公廨、勋赐、赃赎、徒役课程、逋欠之物等等,虽然权限范围极大,可不经州法曹断狱刑讯,但主要职责是监察五品以下的官吏,类似于后世的纪委。
由此,军中有监察司,州府有清吏司,加上秘府,三大体系
迁王谳为关陇清吏司的法司使,掾属都从军中监察司调人,政治上绝对有保证,然后结合秘府的情报来源,对那些民怨极大,贪赃枉法的西凉官吏进行大规模的搜捕,公审后依法论罪,腾出了大量的空缺,再把招揽的人才安插到这些空缺当中,仅此一计,就彻底瓦解了西凉成立数十年的官僚体系,打压了世家门阀的气焰,赢得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街巷间皆唱楚曲,已忘了旧时凉音。
随后,大将军府连发十十七道钧令,轻徭薄赋,简省法令,慎断刑狱,奖廉惩腐,尤其在民生方面,由鲁伯之全权负责,发放姚氏皇族和部分受戮的西凉贵戚的田地给无地的流民,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