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进军工控芯片领域。汉华重工这几年进了不少电子和半导体方面的人才,林振华知道,自己未来要搞大工业,电子这个方向是不可能绕过去
谢悠善自从被免了副市长的职务之后,幡然醒悟,收购了一家工程机械厂,将其改造为港口机械公司,目前已经拿到了国内几个港口的订单。这家港口机械公司虽然不在汉华集团旗下,但林振华也是参了一股
还有一个方向,也是非常有前途的,只是目前林振华还没有足够的资金进入而已,这个方向就是乘用汽车。林振华的小舅子杨涛几年前从**交通大学汽车系毕业,目前在一家知名汽车厂工作,据杨涛说,他看不惯厂子里的官僚习气,想找一帮志同道合的同事出来单挑一摊●做一个自己的汽车品牌。这件事情虽然目前还只是嘴而已,但林振华也是存着一份心的。作为一个穿越众他可是太知道汽车业的发展前景了。
“你们的业务太杂了,你能顾得过来吗?”何海峰担忧地问道,这个问题,其实他早就想跟林振华谈了只是一直没有得到机会而已。这一次到南京来参加大乙烯会战庆典,他特地留下来,就是想和林振华认真谈谈。
林振华坦率地说道:“老实说,如果让我来管的话,肯定是管不过来的。不过,我目前是把集团的日常管理工作交给了项哲,他设计了一套非常精细的制度让集团下属的各个业务能够有充分的自主权,相当于十几家独立的公司。这样一来,集团的管理工作就相对比较轻松了。”
“项哲能力不错。”何海峰肯定道,随后他又把话题转向了林振华:“小林,你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也很有魄力。我主要是担心你太过于贪心了,什么都想搞,最后什么都搞不成。你能不能把精力集中于少数的几个方面比如说化工设备,这个肯定是要保留的;机床,当然也很重要;还有家…嗯既然收益不错,那倒不急于摆脱掉……”
说到这,何海峰自己也觉得乱了,他本能地觉得林振华的业务头绪太多,应当停掉一些。但细一分析,好像每一个都挺有前途的,关掉了未免太过可惜。
林振华笑道:“老何,你的提醒是对的,我们集团其实一直都挺谨慎的,没有把握的事情就不会轻易地介入。至于说我个人,现在我是集团的不管部长,专门负责战略性合作,以及一些开拓性的业务。所以嘛,精力还是够用的。”
“嗯,好吧既然你们有这方面的考虑,我就不多嘴了。你刚才说你未来几年准备专攻机床,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吗?”
林振华道:“我们最早介入机床行业,是依托于华青大学姚鹤良教授搞的几个机床附件产品,属于小打小闹。真正开始搞机床,是在我们兼并了鲁中机床厂之后,借助于鲁中机床厂原有的基础,加上我们在机床附件、数控技术方面的积累,以及与国营858厂、美国斯皮舍尔公司的合作。目前,我们机床公司的年产值已经过了,算是国内数得上的大企业了。”
“的确不容易,我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