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作者:齐橙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砸钱!”孙兴对这个问题可是门清,他回答道,“那些企业为了挽回影响,都是大幅度地增发广告,上次我们打某省的电信,他们一个月之内在咱们报纸上砸了1000万的广告费来求我们封口。弄得我们不得不出了几期专刊才把那些广告费消耗掉。那一次,新闻部可是立了大功了……”

“老孙,你跑题了。”张泓不满地打断了孙兴的美好回忆,“现在我们讨论的,是咱们自己的报社如何应对这次危机的问题。”

“我说的就是这件事啊,他山之玉,可以攻石嘛!”孙兴拽了一句文,直接把一屋子文化人都给雷倒了。不过大家也懒得去帮他纠错了。陈达胜问道:“孙经理,你说说看,怎么攻这个……就算是石吧!”

孙兴抬起手来。想做个手势然后再慷慨陈词,但手举起来,他却找不到可说的内容了:“我觉得吧……那个……我们当然不能……呃,要不大家先说吧。”

大家发出一阵轻轻的嗤笑,直接把孙兴的馊主意给否决掉了。砸钱去挽回影响,这只有对那些财大气粗的企业来说才是有可能的,南导虽然也算是有一定规模,但这些钱都是不容易来的,哪能拿去应付这样的事情?再说了,一家媒体。为了挽回面子而在其他媒体上大打广告,这事只要一出来,立马就会成为整个新闻界的笑柄,南导未来也别想在圈子里混了。

“危机公关有几条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及时响应舆论的质疑,把舆论引导到有利于我的方向上去。所以。我建议我们应当立即进行自辩,反击《南导揭密》里披露出来的那些不实之辞。”张泓献计道。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沉默了差不多有一分钟之后,高瑞建小声地问道:“张经理,你认为,那本书里说的,都是不实之辞吗?”

这话就相当于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孩子说出来的真话了,《南导揭密》这本书所以可怕,恰恰是因为它说的都是事实。南导的记者和编辑们为了炒作话题,大搞春秋笔法,甚至无中生有,这在整个报社是公开的秘密了。记者们私底下聊天的时候,都说如果不会编瞎话,还能当南导记者吗?

编瞎话这种事情,在新闻报道中实在是再容易不过了。比如说某地拆迁,推土机压死了一个村民。这样的事情如果简单地报道出来,恐怕很难引起社会震动。在这个时候,南导记者就会这样写道: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向记者介绍,事发前,乡长曾大声宣称,尽管压,压死一个奖励500块!

有了这样一个花絮,读者的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了。至于乡长是不是说过这话,你能找谁对质去?记者也不是本村的人,现场那么多爆料者,记者记不清是谁爆的料,不是很正常的吗?再说了,人家都说了不愿意透露姓名,我们怎么能出卖线人呢?

记者们常用的一个大杀器,就是在报道一个事件的时候,宣称当地政府已经发出了“封口令”,所以其他人再去调查的时候,就再也得不到与南导相同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