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们做到了

作者:机器人瓦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最佳影片命中率是50%;近五年的表现则是80%、80%。

王圌扬以25岁零11个月的年纪成为史上最年轻的bfca最佳导演,此前获奖人平均年龄46.9岁,最年轻是34岁的萨姆-门德斯,现在纪录一下子提前9岁。然而就是年龄阻碍着他拿到第二个奥斯卡导演奖,如果他是45岁,哪怕35岁,几乎100%命中,可是25岁,三月份奥斯卡举行时26岁……这个最与众不同的年轻人,会不会让bfca在导演奖上搞砸第二次?

每年来到颁奖季节,为了给影片宣圌传造势,各大发行公圌司都会在平媒、户外和网站等媒体投放大量的“for-your-consideratin(供您参考)”广告,这些fyc广告有海报,也有选取影片中最具冲击力、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场景,还会附上相关电影或电影人的获奖履历,以及知名权威媒体影评人的高评价。

比如在主流的《好莱坞报道者》或《综艺》上用大版面刊登《萤火虫》精美的海报、电影镜头画面,例如在宁静谷梅花林,马尔船长等人和孩子们的对峙,上面印着冲击的奖项名称:“fyc:best-picture,best-director……”再写上各大影评人的赞扬之声,——《时代》周圌刊,理查-科利斯:“这个世道,几乎没有人能弄出比《萤火虫》更好的电影了!神奇扬是一个完美的导演……”

通圌过此类广告的投放量,便能直观地看出发行公圌司对某部作品的投入力度,宣圌传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引起各个奖项评委们的瞩目和留下印象,以拉到投票。

不过烧钱归烧钱,如何制圌作好fyc广告决定成败,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的定位和火候,否则钱多反而过犹不及,尤其票房太高的影片用圌力过猛,很容易会招致反感,所以《萤火虫》的宣圌传策略是拿它的创新性、它的内涵意义、它的影史意义等“文艺面”来造势,而不是它有多少票房、多大人气,要让评委们觉得自己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并不是盲目跟风或迫于大众压力。

今年《萤火虫》的fyc广告主要有几款场景,“重返宁静谷”的结局部分、“新山西之战”的激昂段落,“蓝手套”的精湛表演等,还有王圌扬、乔斯-韦登等人自述创作思路等。

这些都是要花钱的,再加上寄送dvd、发行部门雇圌佣媒体公圌关专圌家进行宣圌传,安排特定的媒体公圌关活动,游说拉票等等,什么都离不开砸钱。而现在ff对《萤火虫》、《断背山》一视同仁,投放资源、宣圌传策略都务求最好,一手造成今天两虎相斗的局面。

花两倍钱竞争相同数量的奖杯,火焰电影是个傻圌瓜?怎么保证奖项就在这两部电影里产生?如果选择只运作《萤火虫》,那么《断背山》绝对压不住《晚安,好运》、《慕尼黑惨圌案》等片,它们会成为新的老虎,然后评委们选择学院派文艺片的话,《萤火虫》输,《断背山》输;而如果只运作《断背山》,它极其敏圌感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