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帝国

作者:大西瓜真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形式就行汇报、沟通。”

“文章?”

“对,写文章的过程就是深度思考,持续递进地问为什么,也是对你的思路、方法的一次检讨。”

“嗯。”

“有很多东西,你觉得你想明白了,但是你要落笔的时候,就会立即发现你没有想明白,所以,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暴露自己的问题,然后尽可能地去解决问题的过程。”

曹华只能说好。

对于没有印证的东西,他很难彻底相信,即使这话是老板说的。

不过,左右不是什么大事,试试就试试。

关煌能看出下属的想法,开口说:“这样吧,你就用陈平试一下,看看两者有什么区别。”

“好的。”

关煌:“选万泽,是因为他的一些想法比较有趣,我觉得可以一试。”

曹华马上明白了。

万泽的想法确实很多,在公司比较不合群,有些颇为离经叛道。

关煌:“我们现在是做出租车业务,下一步肯定会推出专车业务,甚至整合私家车做顺风车业务,并进一步延伸到企业出行、快车服务、代驾业务。”

曹华点头。

这种扩张,基本上在公司高管层面形成共识。

属于明确要做的。

关煌:“在这之后呢?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曹华迟疑,想起万泽的说法,猜测:“数据?”

“对,就是数据,支撑一个企业最根本的东西,先是从金融资本变成知识资本,再到今天的数据资本。”

说到这里,关煌停顿了一下,待对方稍微理解后再做阐述。

曹华一边整理思路,一边说道,“就像我们现在做的,把北京画成一个一个的六边形小格子。然后积累这些小格子里的出行数据,下雨天、晴天、高峰期、平峰期、工作日、周末,以及这些人出来之后去哪里。然后根据这些数据,依靠算法来做预判,每一个地方大概有多少人有出行需求。”

关煌点头,“对,就是这样,现在我们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提前15分钟预判,并且达到85%90%的准确率,这才一年多时间,这也仅仅是本职工作。”

曹华“嗯”了一下。

关煌:“所以说,成为一家数据公司,我们有天然的优势,超人每天收集大量的出行数据、外卖数据乃至游戏数据,对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不断地进行挖掘,不断清晰用户画像,不断清晰用户需求。”

曹华顿时明白老板的意思。

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通过数据为用户画像,了解用户的喜怒哀乐。

果不其然,关煌继续说道,

“从数据中不断打捞、聚集各种意愿,大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