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夏天子

作者:废纸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而这位保稷皇帝当初,在文贤皇帝的预见之中,不过是平平无奇的木讷之辈,难以成事。

自此,皇室中人方才明悟,所见之未来,即为此事心中之所想。

未来无数,时刻变化。

文贤皇帝喜爱幼子,所以在他预见的未来里,幼子所呈现出来的,就是最好的那个未来。

他有可能,成为文贤皇帝所期待的那个人。

但是也有可能,走岔了路,朝着其它方向而去。

因此,天下之宝器传承,不能单靠对未来的预见而去判断,还需要佐以其它的方面去判断。

未来之见,存于人心偏私。

“罢了!罢了!”老皇帝似乎想到了点什么,摆了摆手,说话显得没有头绪,也没有一个像样的结尾。

当然,还是没有人会追问他。

前朝有皇帝倚重内侍而引祸,甚至被太监把持了朝政,擅言帝王之废立。

故而到了夏朝,历代皇帝对太监都不假颜色,时常苛刻以待。

也让这夏朝的太监都夹紧了尾巴,安分守己,未曾出过什么亮眼的角色。

此时的老皇帝,眼中的浑浊显得有些涣散。

他正想着上一次,见到大儿子之后,所窥见的未来。

未来里,他的大儿子挥舞着宝剑,手持着火枪,杀进了皇宫,然后将脚踩在了龙椅之上。

老皇帝知道,这样的未来,与大儿子还没有太大的关系。

是因为他自己对大儿子起了一些杀心。

杀心一起,自然看见了对大儿子最不利的未来。

然而···虽是如此,心中却始终扎了根刺,无法拔除。

“宣威皇帝当初也曾预见自己的太子会杀他夺位,最终却选择了禅让皇位,退居太上皇的位置,却自此父慈子恭,相安无事十几年,双日并天多年,却没有发生任何乱子,也是奇闻。”老皇帝这样按压下自己心头的杀意,随后又皱眉审阅奏折。

虽然每年从各国流入大夏的财富不计其数。

但是在这些大臣的奏折里,却总好似夏国将亡一般,不是某处赤地千里,就是某处水灾泛滥、饿殍遍地,一张张嘴···全都是要钱的。

老皇帝知道,所谓干旱和水灾或许不假。

但是···其中可做文章可就太大了。

对于地方官员而言,可控制内的自然灾害往大了说,提前找好背锅人,可以有利于他们向朝廷敲竹杠,挖空国库,然后肥了自己的私库。

反而是真的出现了巨型灾情,却要隐瞒,为的是不想背锅,要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老皇帝的应对很简单。

只需派人查看各地而来的商贾,所运货物是否相比之前减少,然后再看看城外的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