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好里去。”
宝珠让她恭维得不好意思,又后悔自己说得太正经,忙跟着自嘲:“我能逢凶化吉呢。”三个人相视一笑,宝珠再徐徐地道:“不给二姑娘挑好了,她三天两头的过不好,难道不回来闹?此时给她尽心尽力,哪怕她走出这门,在她自己家里见天儿骂我们,也比回来折腾的好。”
目视谢氏柔声道:“要清静,要清静得再没有忧虑的好。”
谢氏更是敬佩,道:“是,全凭弟妹作主吧。”
国公夫人也默然受教,心想这事情办得好,还真的有点儿大家周全的心。宝珠如果不是为二姑娘着想,二姑娘嫁过去过得不好,国公府不管呢,又不是寻常百姓家,让人背后说几句没什么。
全大同的眼睛都盯着的国公府,不管出嫁的女儿死活,也让人看着凉薄。
如宝珠所说,哪怕二姑娘出嫁后关上房门骂这个家的人,让人知道,也是她自己凉薄不是?
国公夫人又勾起旧事,在心头又酸又重。凉薄?为人果然是不能太凉薄,后面的事儿也就不太麻烦。
就眼前二姑娘这事情来说,是可以这样解释。
至于遇人不淑的,你总不能一直遇人不淑,再或者,还是曲解助长为善良。
当下国公夫人和谢氏更心服,按宝珠的意思,左商议来右商议去的,还是不成。谢氏又新管家,又就要过年,难免事多。
中间人来人往的回事不断,谢氏难免忧愁:“依我看,不如请二姑娘自己选吧,为她已是商议几回都不成,耽误弟妹不少功夫。”
宝珠这里,也是间中有人来回话。
宝珠忙摆手:“没想好快别寻她来,她来了见不是填房,就是没前程的人,还不先把我们骂上一顿吗?”
在这里,宝珠也忍不住取笑二姑娘几句:“以前看书,说姑娘们是娇客,现在我总算明白,果然是不能骂不能说的,竟然是躲着点儿的好。”
三个人一起笑,但笑过,这事情还摆在面前。
国公夫人到底年长,出个主意:“我们倒着想吧,什么样的人家她会说好,又不会出嫁后小夫妻吵架,也和家里闹腾的那种人家,我们想一个来。”
“这样说,倒有一家。”宝珠先出声,眼睫忽闪着想到一家人家。
谢氏也转眼想到:“有一家。”
国公夫人诧异地笑:“果然年青就是好,这就能有主意。”就让她们一起说。宝珠和谢氏对看着,同时出声,一模一样的字眼儿:“凌家。”
怔上一怔,国公夫人抚额失笑:“他们家?…。倒是有理。”
“他们是姑表至亲,许给他们家,凌姨娘也不好说什么,又是自己舅亲,以后但有吵闹,二姑娘占不住理儿,回来也闹不得。”宝珠弯了弯眼睛。
谢氏精神抖擞,像是这主意一出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