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B型火药

作者:星光破裂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烧不充分导致射击后枪口的烟雾弥漫,严重影响射手的瞄准。

因此寻找黑.火药的替代品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19世纪的欧洲人始终都在为创造能把自己炸到月球的推进燃料而绞尽脑汁,法国化学家亨利·布莱克诺与泰奥菲勒·j·佩洛兹分别于1832年和1838年通过实验获得并证实了一种的可燃易爆材料——硝化纤维。

1846年,德国化学家克里斯琴·弗里德里希·舍恩拜通过实验(或者意外?)发现,将棉花用硝酸进行处理可以使其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在反复确认并完善实验过程之后,具有初步实用价值的硝化纤维,火棉诞生。

火棉的出现再次掀起近代军事史上一个小小的浪潮,人们纷纷开始就这种材料的应用问题摩拳擦掌。想法很好,但是火棉不同意,这种材料是在太过不稳定,就敏感性而论可以说是另一种形态的硝化.甘油。因此火棉的应用就此陷入僵局。

终于,b型火药的出现标志着火棉的应用成为现实,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无烟发射药将会嫌弃军事技术改革的大浪潮。

正因为明白无烟火药的重要性,约亨才会如此的不爽。自己早在1878年就提醒要抓紧火棉应用的研究,如今5年过去了,普鲁士皇家科学院一点进展都没有。结果还是让法国人先捣鼓出来了。

当然约亨明白,无烟火药当然不是因为某个笨蛋喝了瓶闷酒做个梦发明出来的,也不是炼丹炉里偶然冒出来的,整个欧洲对火棉的研究进行了38年,直到现在才开花结果自然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明白是一回事,能接受又是一回事了,法国人最先发现了硝化纤维,但他们却没有努力将这项成果变得更加实用,结果被德国人抢先,看来这应该又是法国“前浪被后浪拍死”的诅咒?但是德国人却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输了,保罗·玛丽·欧仁·维埃勒再次赶超德国人研发出了b型火药,这算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当然法国人先拥有了无烟火药也不是什么大事,虽然无烟火药在法国当局的重视下很快进入实用,由此诞生了全新的弹8x50圆头弹,即8x50llem,并且让法国人得意洋洋的拥有了世界上第一种无烟发射药步枪——勒贝尔mle1886步枪。

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了保持对德国的技术领先,勒贝尔mle1886步枪实际上是一支仓促投产的玩意。虽然采用了全新的弹药,但是枪支的设计还是采用老式设计。因此虽说1887年勒贝尔mle1886刚服役的时候的确让德国人大吃一惊,你完全可以想象一个曾经被你痛揍一番的邻居突然扛着一把大刀恶狠狠的站在家门前的模样。但是好景不长,正如前面所说的法国人有“前浪被后浪拍死”的传统。随后随着无烟发射药的普及,各国的新式枪械层出不穷,因此历史最终也只记住了毛瑟、李·恩菲尔德、莫辛纳干和斯普林菲尔德。

而且法国人自己坑自己的本事都不差,虽然为了保证自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