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炮的,在约亨的干预下,克虏伯公司的105毫米管退炮提早出现,150毫米管退炮的研制也进入尾声,而240毫米管退炮是克虏伯公司认为自己可以在短时间内拿出的最大口径的管退炮了。但是这个研究计划被约亨否决了。因为约亨知道克虏伯公司拿出来的240毫米40倍径管退炮是个什么玩意。
历史上的凯撒·腓特烈三世级装备240毫米40倍径炮纯属无奈之举,勃兰登堡级的283毫米架退炮实在难以满足要求,而德国海军又认为在北海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交战大都是近距离交战240毫米40倍径管退炮的威力已经足够,而射速优势依然可以占据上风,因此主动缩小口径的,从而让凯撒·腓特烈三世级和接下来的维特尔斯巴赫级成了当时主炮口径最小的战列舰之一(注2)。而240毫米40倍径炮那140公斤的轻型炮弹,初速只有690m/s,性能只能让人呵呵,上万吨的战列舰的主炮口径还不如英国人那一票装着254毫米主炮的甲带巡洋舰,这个人约亨丢不起。但是在询问了克虏伯公司后得知283毫米管退炮要想研制成功起码要等到1898年以后,而新的造舰计划根本等不及的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研制260毫米40倍径管退炮。
“283毫米架退炮射速太慢,6门主炮2分钟才能射出6发炮弹,加上3座主炮塔挤占了一部分可以安装副炮的空间。这样的话近距离交战中因为投射能力不足会很不利,还是使用260毫米管退炮吧,虽然口径小了点,但是射速提高了。260毫米口径也是我们的萨克森级铁甲舰的主炮,好歹也是主力舰级别的舰炮嘛。至于研制进度,只能让克虏伯公司抓紧了。实在不行也就只能让新舰的工期拖一拖了,毕竟主炮我们也不能随便找点东西先糊弄着。”
既然皇储这么说了,梅尔滕斯少将也只能全盘接受。新战舰的设计方案被推倒重来。首舰建造工作准备于1890年初开工,由于此时舰名还未确定,因此给予建造代号a。
注1:梅尔滕斯这个名字来自于厄恩哈德·梅尔滕斯(1891-1945),德意志第三帝国海军军械总监,这里是作者臆造的。
注2:奥匈帝国也有一票前无畏是装240毫米舰炮的,但是人家吨位小,装240也就算了。德国人装240简直泪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