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伏伊伏丁那、斯洛文尼亚三个区域联合成一个新的国家,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斐迪南成为了这个新王国的第一任国王。
奥匈的剧变让一些人坐不住了,法国率先向德国发出警告:无论任何形式试图合并奥地利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欧洲的全面战争。和亚历山大三世说话一个调调,没新意。
那我这边也没新意好了,懒得想别的回复了,德国人把在圣彼得堡说的话又给说了一遍。而且和俄国人我们有的谈,和法国人可没什么好商量的。就你国内这幅德行还想管闲事?撒泡尿照照自己。
因为和俄国人这边达成了默契,腓特烈三世毫无心理负担,直接下令部队向德法边境集结。而总参谋部早就想再揍一次法国人了,施利芬可不是把这次行动当成军事威慑,而是完全按照真的开打的标准进行准备。
德国人的铁路网络和运力调度比可怜的奥匈人不知道好n倍,短短6天,德法边境30万德军全部就位。真心想开战的施利芬甚至向腓特烈三世建议,我们干脆全国动员吧,我保证半个月后德法边境可以有100万陆军整装待发,我们可以一路打进去,陛下您可以在凡尔赛宫的镜厅再次重温威廉大帝当初在那里加冕的盛况。
由于此时法俄同盟并未确立,加上俄国人和德国人私底下分了赃,双方关系正好着呢,所以德国人进行动员也不会引发连锁反应。不过这个建议被卡普里维坚决反对,腓特烈三世也觉得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们现在的优先任务是顺利消化奥地利。所以施利芬的计划最终被否决了。
不过就算如此也把法国人吓得半死,奥匈因为军事失败和经济崩溃的惨剧可就在眼前,自家事自己知,法国既没有做好军事准备也没有做好经济准备,真要是开战,绝对是被德国人长驱直入的份,那么自己的经济又能撑多久?
法国这边可是欲哭无泪,我真的只是想表示一下态度,看看能不能捞点好处,你德国人反应怎么这么大啊?大家外交上打打嘴炮好了,你不要真的舞刀弄枪啊,现在我怎么办?要是强硬的话德国人搞不好就打过来了,要是服软,这脸往哪搁啊?
就在法国人骑虎难下正为难的时候,英国人这边发话了,一副和事佬的嘴脸:大家都消消气,有什么事可以坐下来好好谈嘛,别这样,多伤和气。英国人的出现给了法国人一个台阶下,法国人立即表示:不好意思,之前态度有点激动,别这样,有事好好说。
别以为英国人是好心,英国人巴不得看到法国人吃瘪。英国人在达荷美和象牙海岸和法国人的矛盾日益加深,2c非洲和2s非洲两个殖民计划之间的冲突也在日益显现,法国海军新学派的矛头更是直指英国,法国人才是英国现在的首要敌人。
此时英德之间正处在蜜月期,为了法国和德国翻脸?甚至和法国人联手去攻击德国?喜欢抽身事外玩光荣孤立的英国外交官还没蠢到自己亲自下场去和仇敌联手打潜在盟友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