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太多原本不属于她的含义,甚至传出了吉野号原本是北洋水师所订购,后来被日本人强买而去,最终导致了北洋水师的失败这样的谣言。
更因为邓世昌下达那个荡气回肠的“撞沉吉野”的命令,并且最终没有达成目标就英勇就义的遗憾,让吉野号这个名字被世人所熟知,也被世人所痛恨。
不过约亨对吉野号倒没什么偏见,单纯的一艘军舰并不足以改变一场海战,一个国家的命运。而且单从吉野号本身来说也的确是阿姆斯特朗系防护巡洋舰的经典之作。
作为当时最快的巡洋舰,同时也是全部装备中等口径速射炮的早期尝试,吉野号的性能和表现都是一流的。
但是这种性能和表现并不是决定了战争失败了的最大因素,也不是北洋水师买几艘强于吉野号的先进战舰就能改变结果的。
在约亨的前世,很多认为甲午的失败是因为慈禧太后拿了海军的经费去修颐和园了,实际上没这回事,修颐和园的经费并不是户部拨给海军的财政经费,只不过挂着一个水师特别经费的名字存在北洋的户头名下而已,所以挪用之说纯属谣言。
但是慈禧批准户部尚书翁同龢停止对北洋水师拨款的奏折,让北洋水师的建设停摆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不明白时代变革的老佛爷来说是无法理解朝廷花了那么多钱置办的海军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就落后了,而且需要拿出更多的钱来买更贵的舰船的情况的。
而和李鸿章明争暗斗,卡住北洋水师的脖子的翁师傅,以一己之私坏军国大事,让北洋水师无法增强实力,自然也是甲午战败的罪人之一。
但是北洋之败真的是拨一点款,买几条船就能扭转的吗?
客观的来看,大东沟海战北洋水师虽然是败了,但日本方面也是惨胜。比睿号挨了一发定远的主炮炮弹,重伤退出战列,赤城号被三舰围攻,舰长坂元八郎太被炸死,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挨了镇远一发主炮炮弹,还引爆了堆放在一起的120毫米炮弹,3艘舰船重伤。
北洋水师虽然损失超勇、扬威、致远3舰,但是超勇和扬威本来就是老舰,八大远中只损失了一艘致远,北洋水师可以说主力尚存。
3沉对3伤,当然是北洋水师输了,但是日本方面却也没有胆子和北洋水师再来一场大东沟了。这点看当时日本联合舰队指挥官伊东祐亨带着舰队在威海卫转了一圈就回去了就可以看出来了。
日本方面如果真的想打,应该直扑旅顺港逼北洋水师出来决战才对,但是损失不起的日本人面对主力尚存的北洋水师退缩了。
定远中弹159发,镇远中弹220发都没有沉没,“不沉的定远”的威名变成了“定远不沉”的神话,东亚第一铁甲舰的存在带给他们的精神压力更大了,大东沟海战之后日本人不仅没有获得胜利后的放松,反而更加紧张,本来就十分担心甚至可以说惧怕定镇二舰的伊东祐亨带着联合舰队开始打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