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意大利人看的。
而原因是因为几个月前德意志皇帝和自己的首相之间的一段谈话。
“意大利人最近在试探我国的态度。他们似乎想要搞清楚我们和奥斯曼之间除了经济和军事合作外有没有更深层次的交流。”马沙尔似乎是觉得这么说可能还不够明确,顿了顿后又说到:“也就是我国和奥斯曼是否结成了同盟。”
“意大利人问干什么?”约亨有些惊奇的问到:“这事和他们意大利人没什么关系吧?”
“陛下。自从奥斯曼帝国政变之后,意大利在北非的行动就开始更加频繁起来,我想他们可能是认为奥斯曼国内政治动荡可能会造成对北非的控制力的削弱,不过之后奥斯曼新政府迅速稳定住了局势,而且和我们的合作反而让奥斯曼新政府对国内的控制能力不降反升,因此意大利人认为如果想要继续他们在北非的行动。可能就需要考虑我国的反应了。”马沙尔推测到。
“哦,我明白了,意大利人想对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动手了。”约亨立刻恍然大悟:“这帮墙头草,还真是会挑时机啊。”
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就是未来的利比亚地区,这里虽然在后世盛产石油。但是现在不过是一块荒漠,毫无经济价值。利比亚的石油资源被发现要到二战前不久,意大利人在自己参战前倒是派遣过一些钻探队去过,但是基本一无所获,否则二战意大利也不会因为缺油,到最后海军全体趴窝了。
因此约亨对利比亚根本没什么想法,就算能找到油田所在位置又怎么样?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根本挖不出要到5-60年代才能开采的深层原油,有着尼日利亚的优质浅层油用的德国完全没必要在利比亚这种地方费精力。
虽然没有经济价值。但是意大利人更看重的是这里的战略价值,它与西西里岛对峙,可控制地中海中部较狭窄的海面。所以当法国侵占了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后想对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动手的时候。当时在欧洲还根本说不上话的意大利就坚决反对,通过与德国以及当时还健在的奥匈结盟,向当时和法国关系糟糕的英国示好,最终阻止了法国人的行动。
此后意大利人就开始不断扩大自己在这两地的势力,准备伺机吞并这里。不过之后和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遭遇挫折的意大利开始小心谨慎起来。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意大利人一直不敢擅开战端。直到奥斯曼土耳其发生内乱。
然而第一次革命奥斯曼苏丹怂的太快,革命党人也没有推翻苏丹。国家整体政治局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动,意大利人来没来得及开始准备一切就都结束了。所以意大利人只能偃旗息鼓。
不过没多久二次革命又接着到来,苏丹都被换了一个。之前有了准备的意大利人眼看可以动手了,结果奥斯曼新政府不仅稳定了局势还牵上了德国这条线,这又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了,不甘心的意大利人自然想要从德国人这里探探口风。
明白过来的约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