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和平安定的1912年

作者:星光破裂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帝国皇家海军的崛起打下来了坚实的基础。马沙尔阁下则担任过外交大臣。在帝国外交事务中有过出色表现。而自己虽然身为帝国国务秘书,不过基本上没有什么波折,一帆风顺的晋升之路却也很难拿得出足以服众的成绩。

“不要紧张,我和马沙尔阁下之所以选中你的原因很简单。首先。你是国务秘书,是对马沙尔阁下的工作最熟悉的人。第二,马沙尔阁下对你的能力很认可,而且这段时间你能在马沙尔阁下修养的情况下让政府的日常工作顺利运转也证明了你接任可以做到平稳过渡。第三,就是现在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保持稳定。一个能继续执行前任首相政策的人比一个想要执行新政策的人更合适这个位置。”约亨说到。

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历史上1909年-1917的德意志帝国首相,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分成两派,一派认为他的执政生涯十分失败,认为他对奥匈帝国的承诺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他在国内政策改革上的迟缓也为德国战争末期阶级冲突爆发埋下了伏笔。不过另一派则认为他在战前和战争中期对国际局势的分析十分精准,只不过由于国内外的各方面因素的干预和阻挠才导致了自身政策的失败,因此他本人依然是一名卓越的政治家。

对于霍尔维格的成功和失败要进行分析的话实在太过复杂,但是对于任命他为帝国首相约亨的考量却很简单。首先,霍尔维格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他并不喜欢激进的政策。因此他在历史上的国内政策虽然有一些积极意义的改革,但是却因为改革力度不大,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效果。

这本来并不算一个优点,但是对于约亨的德国来说却是一个大大的优点。约亨在经济、政治上十数年来的改革在一点一点的弥补着这个帝国社会的漏洞。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让容克贵族对帝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掣肘越来越小,大量的容克贵族的转型让帝国资本主义势力大幅增加,而这一转变不仅大幅促进了帝国的工业发展,也让这个群体成为帝国最强大的政治力量。

建立起的和这个“把工人当做榨完汁后就随手扔掉的柠檬”的时代不相称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给那些社会民主当人平等参政甚至控制议会的权力成功诱使他们相信以选票作为武器的议会夺权道路要比武装起义更有效。然而自己一手打造的国家社会主义思想则在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推波助澜下抵挡住了社会民主党人对自己思想的散播。而面对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社会民主党人想要通过议会夺取国家权力的前途渺茫。

在这种内部局势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德国需要的是维持稳定而非改革。保持现在的快速发展势头才是第一位的,因此霍尔维格这样的人反而是最优的选择。

另一方面,十数年的在位精力让约亨不可避免出现自我膨胀,对权力的渴求日益增长。虽然依然能理智的克制住收拢权力的**,不过让霍尔维格这个自身没有能力压制军方和议会的人担任首相却很符合约亨的心意,因为只要自己愿意,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