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摩泽尔河和马恩-莱茵河在这里交汇,而在这里交汇的铁路向北将会进入洛林地区的西北部,向南则穿过洛林东南部末端深入阿尔萨斯中部,向西则直达法军边境要塞群之一的图勒。
只要卡住这里,不仅挡住了法军进攻洛林南部和阿尔萨斯中部的企图,而且而通向洛林西北的路线也将于此时正在凡尔登的第6集团军的后方联通,第7集团军可以对第6集团军的侧翼实施保护。而法军想要绕过第7集团军进攻阿尔萨斯南部。那不仅要兜一个大圈子,而且孚日山脉的地形对进攻方也不是那么友好的。
德国人攻不动图勒,但是德国人逼迫南锡城内的数万市民构建起来的阵地也不是法国人那么容易就能突破的,而且就算法国人突破了城外阵地,第7集团军也会退回城内继续与法军周旋,因此德法双方在这里僵持住了。
德国人在这边不断的挖挖挖,而法国人的第5集团军则不断的发动进攻,试图夺回自己的城市,因此在南锡城外,攻守逆转。挨炮弹的变成了德国人。
法国人的炮击声势浩大,到并不比德国人在凡尔登弄出来的阵势差多少。法国士兵们为之骄傲,亲昵的称之为“75小姐”的施耐德m1897型75毫米野战炮正发挥出她们那惊人的射速。
大仰角射击下,利用弹壳自重自动退弹的m1897将自己的射速优势发挥到极致。如倾盆大雨般倾泻而下的炮弹让德国人的阵地硝烟弥漫、火光四溅、土石炸裂,整个阵地看上去岌岌可危。
不过遗憾的是,这样的场景已经不是第一天在德国人的阵地上上演了,虽然射速惊人,但是m1897发射的75毫米炮弹的威力显然不足。
德国人在逼迫南锡城市民来帮助自己挖沟后,德国人在战场正面每公里投入的劳动力高达4000余人。在这样的大强度工作后。德国人建立起的堑壕体系已经远远不能称之为简易工事了。
5道横向战壕和连接的斜向交通壕构成了复杂的防御体系,离战场分界线最近的地方是一道深度3米的战壕,说是战壕,其实称之为坑道更为合适。这里是部队进攻时的出发阵地,利用梯子才能爬出战壕,与德国人修建的战壕一般为凹凸形或者为锯齿形不同,这条深战壕基本是笔直的。每一处和后方战壕相连的斜向交通壕的连接处,都是用挖出来的泥土堆高后设置的机枪火力点。
这些机枪火力点不仅可以对进攻方进行攻击,而且可以封锁整条战壕,火力点内部四周的墙壁用原木加固,而且用原木在顶部搭建起顶盖,铺上帆布后再用泥土覆盖,并且加以伪装,形成小型碉堡。如此一来,即使法军突破机枪火力的封锁,跳进堑壕后就会发现自己被困在这条根本爬不出的坑道内。而坑道两段等待他们的将是德军的机枪火力,而且后方早已标定好射击参数的迫击炮也会精准的将炮弹打进这个原本自己人挖出来的战壕内。
而因为意识到在防御中能给敌方最大杀伤的是机枪和火炮,步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