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
赵匡凝赵匡明返回了襄阳和江陵,也大赏文武,整个荆襄、荆南都知道皇长孙出生了。
……
长安宫城,太极殿。
崔胤急匆匆的进来,给李晔见礼,把南阳国奏章奉上。
李晔展开一看,龙颜大悦。
“哈哈哈哈,我有皇长孙了!”
李裕作为皇长子,曾经的皇太子,如今的德王,他的儿子就是李晔的皇长孙。
虽然李裕没有了皇室的继承权,可是在家族内部他依然是嫡长子。在这个年代,这很重要。
“恭喜圣人,贺喜圣人,皇家血脉开枝散叶,是为吉兆!”
崔胤也很高兴。
只要李唐江山不倒,自己的荣华富贵就有着落。
“召翰林学士为朕的皇孙取名。”
“是。”
当晚,李晔一扫心中的阴霾,与何皇后进行了久违的床笫(zi)之欢。
何皇后得知自己成了皇祖母,惊喜之余,有点自哀自怨,自己真的老了,其实她才四十不到。
众亲王和公主听闻皇长兄得子,都很高兴,尤其是如今的皇太子、天下兵马大元帅李祚和平原公主。
他们三人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是嫡枝,是李晔与何皇后的孩子。
想起去年皇兄只身一人远赴南阳,凶险异常,没想到一年多时间,皇长孙都生出来了。
行啊,皇兄,你真是把李唐血脉开枝散叶了。
两人来到母后的寝殿,一起欢欢喜喜的说着孩子的喜事。
“必须要送点礼物,两个侄儿都得有。”
“这嫡庶之分……”
平原公主提起这个话茬,却也把何皇后难住了。是啊,两个孩子总得有嫡有庶。
李晔这时走了进来。听到他们的争论,呵呵一笑。
“这没什么可争论的,赵匡凝是兄,是嫡,赵匡明虽嫡然弟,则贤妃为嫡,敏妃为庶。”
“翰林学士取了名字,皇后也参详一下。”
李晔拿出奏本来,递给了皇后。
“贤妃子,生辰:天复四年七月初七申时一刻,为嫡子,拟名:央,人在门中,以为守护。”
“敏妃子,生辰:天复四年七月初七申时三刻,为庶子,拟名:珏,双玉相合之意,为兄弟情深。”
“好,到底是翰林学士。”
何皇后满意的点点头。
……
八月初七。
德王府高朋满座。
今天是两个小王爷的满月酒,够得上牌面的官商人等都来送祝福。
天使当众宣读了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