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几万青壮可是当了好几个月的镇兵,有了基本的军事训练,因此,他们也不需要别人保护。
李裕让李怀仙带着大队在后面慢行,自己带着一众文武和火枪牙军骑马先行。
等李怀仙的大军到达蓝田关时,德王李裕的先头部队已经离开关城两天了。
七千火枪牙军加上李裕的侍卫文武,不超过八千人,有几十车粮草跟随。
这点粮草根本不够他们消耗的。为了赶路,李裕沿途借粮,让后续的李怀仙偿还,这样他们就可以轻装疾行。
大军一路疾驰,沿着来时的驿道,直奔商洛。
此时,驿道的两侧积雪仍在,两旁的枯枝残木一闪而过。
向阳时,还算温暖,转过山后阴坡,则冰雪一片,人马口吐白气。
二月二十,一行人马到了商洛,在此修整了两日,向着武关前行。
商洛到武关一路攀山,马匹难行,七天后才到达武关的关口。
人困马乏,众军准备在武关修整三天,给马匹饲喂草料。
武关的关令早已不是冯勖了,不过冯行袭对自己够意思,一路绿灯。
新的武关令也是冯家子侄,对李裕很客气,当晚设宴,给李裕众文武接风。
要知道,如今的德王李裕可不得了。
天下疯传,李裕为上界武曲星君下凡,你没见关内六万汴军说剿灭就剿灭了吗?
有的藩镇一辈子都没打败过这么多敌军,何况这是李裕两个月的战绩呢?!
冯行袭再次为自己的眼光点赞。
果然没有看错。
虽然朝廷对李裕不怎么待见,可作为藩镇的他知道,现在干什么都要讲究实力,朝廷离开了李裕,屁都不是。
自己还和德王比邻而居,一定要搞好关系。
接风酒宴喝的正酣,有小校进来禀告,南阳国信使要急速过关。
关令看着李裕,等着德王的意思。
毕竟是南阳国的信使。
“带进来。”
功夫不大,信使进了大堂。
“你是南阳国信使?”
“是,小人南阳国府驿站信使。”
“有何急事?”
李裕见信使匆忙,必有要事。
高适对着信使说道:“这是德王,快快说来。”
“哎呀,德王殿下赎罪,小人不知。”
“无妨。”
“这信就是给殿下的。”
“哦?呈上来。”
打开信件,李裕腾的站了起来。
众文武都停下吃喝,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李裕脸色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