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者是间谍。”
嘶~~~
李裕眨眨眼。
“间谍?谁的间谍?”
“朱温。”
“朱温?”
“殿下,他们本是潜伏在荆襄的间谍,是个小人物。”
“可今年,不仅是关内大旱,河南道也是滴雨未下。四月一过,田中稻苗都枯死,有的地方就干脆不发芽。”
“所以朱温急了,让这些潜伏者想办法弄粮食。”
“哦。于是他们就把我的粮食偷偷给了朱温?”
“是的。”
“殿下,根据他的供述,再结合前几日我手下探子查到的情况看,他说的不假。”
“他还供述,最近会有汴州来的接头人,可中转站被封,接头人可能已经走了。”
“粮行是他们的中转站?”
“是的,殿下。他们就是通过粮行把粮食运到了汴州,襄阳和南阳共计约八万石。”
朱温,把主意都打到我身上了。
这说明他确实缺粮,今年他应该不会再来骚扰南阳了。
这样想着,他心安不少。
“殿下,我们发现了那个接头人。”
“哦?在哪儿?”
“前几天,我们的人在粮行对面盯梢,发现有一个来要账的,就跟了过去。”
“这几天他没有离开襄阳,应该是还有什么任务没有完成。”
“难道是……”
李裕突然想到了那个神秘的丙字号细作。
这两年一直没有发现这个人是谁。自从上次的杀兵盗枪事件发生后,他就潜伏起来,不再有动作。
如今汴州来了新的联络人,难道是带来了新任务?!
“嗯,很可能是要跟丙字号细作联系,我的人没敢动他。”
“一定要盯紧,千万不能跟丢了。”
“是。”
这个消息让李裕神经一下又绷紧了。
难道这个丙字号要浮出水面了?
他可真能忍。
自从上次出手之后,就一动不动的连续两年,真是个好细作。
可惜啊,不是自己人。
他想到了潜伏进汴州的王迁。
老头也是一走两年。
也不知道老头如今在开封怎么样了?
根据当初李裕与王迁的约定。
他要安心潜伏下去,发展组织成员,没有重大情报,不会轻易与南阳联系。
待冯扶虞走后,李裕回到了书房。
面对扑面而来的重重迷雾,李裕不得不打起精神,这个丙字号一定要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