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强大的实验室

作者:好多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按道理讲,3000亩地皮,约200万平方米,一点都不小。

但战车工厂,单座占地1000x100米,约10万平方米。

为了安置组装线,总计建造5座。

加上20座维修车间,尚未建成的20栋宿舍楼,3栋办公楼、1座篮球馆、1座游泳馆,1座大礼堂,2座大食堂,以及建筑之间设置的宽阔道路、华丽花坛、门前广场……

如果再有新项目,就必须向北方延伸。

不过,目前整个厂区的规划,有点乱。

东1区机电,南1区招待,西1区宿舍。

东2区拆卸,中心区办公,西2区食堂。

东3区部件,北1区场馆,西3区微机。

东4区组装,北2区组装,西4区整车。

新增:机械实验区、电气试验区、电子试验区。

看上去似乎没问题。

但按照徐飞的设想,大泽动力应该像‘战车工厂’。

配件加工,以小型传送带承载,互相间来来往往,在流水线上构成部件。

部件组装,以轨道和平台承载,构成套间或总成。

然后规整到大型传送带,借助机械臂,构成整车。

整车跟随传送带向前移动,不断完善内饰、喷装、调试…直至下线。

从头到尾,从东到北,再到西,然后把产品屯放在南门的广场,等待销售,或者运输。

整个过程,涵盖拆卸、生产、加工、焊接、拼装……

然后用弧形的钢结构大棚,把整个大泽动力笼罩在内。

哪个区域有绿植,哪个区域露天。

如此,不仅构成一条巨无霸级别的流水生产线,还能有效避免间碟卫星窥探。

放在以前,徐飞也就想想,现在有了实验室,忽然有点小膨胀。

咱是外企,总得搞点另样的。

而经过一上午建造,三座隐藏在厂房内部的实验室,已经建成。

单座500平方,高三米,宽20米,长度可拼接,整体犹如玻璃房,顶部各有三座雷达,也不知道有啥用。

安排十名工程师入驻机械类实验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果不其然,属于顶级研究人员。

但入驻电气类、电子类,均提示不符合要求。

徐飞唤出半透明面板,查看剩余能量,再次建造两座机械类实验室。

一个‘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一个‘车辆工程’。

后续有了能量,则建造: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当然,单一实验室,压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