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红旗汽车也就有了厂区。
啥?
文件?
老黄已经在办,只是今天吃大席,食堂把红白萝卜全炖了,有点麻烦……
当然,戴上机械表的老外们,对这些并不怎么在意。
现在双方谈论的是‘认证费’。
包括检验费、化验费、测试费、调试费……
林林总总,大概200万美刀x2。
其次再交一笔‘数据库’费用。
新车认证过程中,需要把每个部件拆解下来,并根据制造商提供的资料,分析材料构成,然后把这些规整在一个‘服务器’中,方便零部件进出口、欧区范围内维修等等。
大概需要300万美刀x2
同意这些,再进行验厂和随机抽检汽车。
徐飞自然不会拒绝,双方达成意见,互相签字。
次日。
上午八点。
10辆老爷车,10辆复古版,一字排开,随机抽样。
先进行噪音测试。
纯电动,马达材料又那么好,有个毛线的噪音。
坐在车里,若非指示表亮起,估计都不知道已经启动。
接着检测排放。
燃气轮机属于备用应急设施,无需测试。
毕竟纯电动,去哪测试排量?
后续。
燃料箱、防护装置、转向装置……
内饰件质量、内部空气质量、预防盗用装置……
碰撞转向测试、座椅及其固定点强度……
车辆照明、光信号装置、示廓灯、制动灯……
所有的基础项目加起来,至少五百多条。
而上百名认证人员,手持各自负责的项目表,围着随机抽取的样车,一边检验测试,一边写写画画。
与此同时。
额外开辟场地,进行碰撞测试。
跟之前的样车碰撞试验差不多,正面涉及ecer96法规,eec97/79法规,侧面涉及ecer95……
自家通过认证肯定没问题,但这里面多了几项标准。
比如玻璃破碎,会不会伤到乘员,以及破碎程度。
比如车壳破碎,会不会崩到行人,以及逃生难度。
目前,没几个汽车制造商,舍得报废新车,更没几个汽车制造商,使用‘电镀玻璃’工艺。
开启测试后。
撞击一刹那,电镀玻璃屁事没有,重达8.5吨的红旗老爷车,冲破50c的混凝土测试墙,继续咆哮前行,犹如一辆发狂的工业火车。
欧区认证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