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它不应该属于这个世界

作者:好多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过加密聊天室,联系施特劳斯随行人员。

“指挥官,后面的内容呢?”

“没了。”

“那雷达模块是两套硬件,还是一套硬件共享电磁波?”

“肯定一套。技术介绍说,硬件属于高度集成,信道采用全双工,也可以选择自动协商,否则为什么造价那么高?”

“相关技术详情呢?”

“没有,只有一个名字,叫fw,又称为:调频连续波。”

“您再仔细找找。”

“真没了,下一代技术叫fw激光雷达波,以及下下一代技术,叫可见光通信,其它的需要三级基地……咱等级不够啊。”

“那施特劳斯醒来,只能胡扯了。”

“不用,把拆解的雷达模块运过来,让研究员自己摸索不就得了。”

基地产物一旦拿出来赚钱,肯定会被各方面研究。

研究透了,不代表可以制造,更不代表商业化量产。

在这期间,自家以tep的名义,在海内外申请专利。

等谁制造出来,直接讨要授权费。

而在国内。

如果上级采用‘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相关通信水平基本超越西方,若想不被赶超,只能自研新一代,或再次从tep引进。

通信技术自研周期3~5年,商用周期3~5年。

6~10年过去,说不定自家基地核心早已上天……

所以,雷达通信一体化,也迎来机械三国玩法。

今年给你普通版本,明年我们推出全新版本,紧接着宣布更先进的版本……

另外夹杂众多应用,比如导航、测距、gis地理信息、天气预报……

不断更新,周而复始……

没谁跟得上。

所以,科学家应该来我这。

徐飞认真想想,否定从研究院挖人的念头。

还不如让老爷们在那边搞点更牛掰的东西,等兑换更高级基础生产线,想办法把技术换过来,录入基地,进行量产。

当然,这事太长远,先把‘雷达通信一体化’项目搞定再说。

其实该项目最困难的地方,是通信安全。

因为集成雷达与通信功能的硬件,来自外企。

在吃透技术和底层设计之前,不会有任何一个國家放心大胆的使用。

因此己方才会表明,不参与运营,只要求免费使用,并联合研发下一代‘感知与通信一体化’工程。

加上1亿美刀的投资,技术又如此先进……

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有必要让计算机服务公司,立刻着手相关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