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飞从办公桌翻出一沓资料,“这是一种利用雷达与通信构造的地表立体定位系统,类似船用雷达,但整体更精准,可达到毫米级。”
“嘶……”
“其实这种技术,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有了,只是卫星的出现,令导航成本更低廉,才放弃了这种复杂的技术。”
万涛翻看资料,注意到每50公里部署一座价值1500万的雷达站,“厂长,咱能玩得起?”
“哦,它包含了通信基站,也就是说,铺设通信系统,等于拥有了雷达系统。反之,铺设雷达系统,等于有了通信系统。并且,整体呈现的效果更好,后续由官方建设,咱们免费使用。”
“我明白了。”
万涛思索片刻,“咱们公司想要雷达形式的导航,还是想要地图形式的导航?”
“地图,最好简单易懂。”
“很麻烦,据我所知,现在没几家地图服务公司,即便可以引进,也需要进行周期性更新,并安排大量人员进行实地测绘……”
“不,没这么麻烦,等‘雷达通信一体化’建造完成,方圆五十公里的地貌,包括当地气象,都属于随时更新,毕竟雷达时刻在运转。而地图包,也会以数据的形式传递给控制站,到时候拷贝过来就可以。”
“这套显示设备里面的硬件,支持雷达系统?”
“你现在使用的就是雷达系统,呈现给你的页面,似乎叫ui?”
“对,如果用这款系统,只需做几套资料库,或者语音包,代入进去就可以。包括天气预报、倒车雷达。
到时候把数据书面化,再把汽车模型化。
比如:请注意,后方有障碍物,距离10米、8米,进入两米内,紧急提醒。或者提示左方来车,右方来车,与前方车辆相距xx米,以及转向是否危险。
天气预报更简单,实时数据传递过来,用户可以主动查看,也可以根据天气变化随时搜听。”
“多久可以做出来?”
“我需要回去研究研究这个雷达系统,如果底层架构很先进,又或者属于基础架构,一周内可以做出资料库、语音包,然后用半个月时间完善调试……等雷达建设完成,随时可用。”
“如果这个雷达系统无法代入资料库呢?”
“那就很麻烦了,我们需要引进一套车载导航系统,或者基于unix、linux,研发一款新的。”
“需要多久?”
“仅实现导航、定位、测量、天气播报,以及音乐、字符显示等功能,大概需要两个月。如果做出通用的电脑系统,估计两三年。”
“希望这个雷达系统可以拓展新功能吧。”
“我也是这么想的,毕竟咱们公司的东西,真的很先进。”
万涛说着,拿起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