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有朋自远方来

作者:好多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老大爷,厂子比之老电扇厂还要破旧。

但其历史却能追溯到35年,后来甚至成为平原地区的引擎主要供货商,等到新华夏成立,58年为东山府汽车制造厂,提供了黄河220型柴油机,于是有了黄河jn220型越野车。

再后来,研发出黄河130柴油机,也就有了黄河jn130型2.5吨,以及红旗牌5吨载重汽车。

等到60年,黄河柴油厂研发出250,为东山府汽车制造厂夺下空降越野车黄河jn250越野车的生产订单,也为后者奠定了在汽车领域的地位,于是有了现在的‘东山重汽’。

如此牛掰的厂子,后来脑子一热,抽调全厂所有资金和所有技术员,跑去搞战舰引擎,却因为平原省分崩离析,没了各方面支持,其结局比失去南洼县支持的小丫电扇厂还要凄惨。

自身业务被切割,自身技术资料被焚烧,自身设备被破坏……

最终,黄河柴油机仅剩下一些被老员工藏起来的小马力柴油机设计草图,直到改革开放,企业重组,才拿出来制造‘黄河柴油机’。

但即便几十年过去,其相关技术依旧不落后。

尤其借用落后制造设备,手工操作生产的35马力柴油机,与当前柴油机有很大区别。

犹如徐飞形容三轮车,习惯用吐啦啦,或者突突突的沉闷声。

黄河柴油机的声音,则是‘杠杠杠’、‘烫烫烫’的清脆声。

而按照技术图纸,利用自家生产线制造一台35马力柴油机,再对比潍柴同等机型……

工程师们愕然发现,后者脱胎于前者。

或者说,黄河柴油机除了手工操作设备进行制造,基本无法实现量产,同时又被金属材料制约了整体性能。

因此,潍柴下调了黄河柴油机的参数,更换了拆料,也就有了现在的小马力柴油机。

徐飞再次翻翻黄河柴油机厂的历史。

以前,黄河供应东山重汽。

现在,潍柴供应东山重汽。

而东山重汽的柴油机性能,基本上延续了黄河柴油机……

不用想,潍柴十有八九脱胎于黄河柴油机厂。

可惜这些自主研发的技术,从未申请过专利,否则可以找潍柴谈谈专利费,把收购黄河柴油机厂的钱,一次性赚回,顺便再给小徐厂长捞点私房钱。

还好,这些技术加上自家柴油机技术,可以绕过现有的柴油机专利,并且可以申请属于自家的专利。

“有了小马力柴油机,农机、保洁车辆,也就可以投产了。”

徐飞翻出招工信息,两万新人陆续到岗,现在正在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为期一周,避免有人缺胳膊少手指。

结束后,进行专业技术文化课培训,同样为其一周,避免磨损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