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僧心中“咯噔”一下,问道:“如何不是好去处?”
“西方路上多有妖怪邪魔,这些妖怪善能点化庄宅,无论是楼台房舍,还是馆阁亭宇,都能变化了哄人。
师父当知,龙生九子,九子不同,其中有一种名为‘蜃’,蜃气放出,就如楼阁浅池。
在一些云雾浓郁的地方,蜃施展此神通,鸟雀飞过,定来歇翅,一旦停下,无论单独一只还是成千上万,都逃不脱他的口。
浓雾之内必有妖邪,那亭台楼阁气色凶恶,断不可入。”
“那当如何?”
“师父在此等候,老孙去远处化斋,万不可走远。”
“放心放心,为师知晓。”
孙悟空刚想走,又怕妖怪来袭,拿出金箍棒,施展了一门神通。
这神通唤作“画地为墙”,平地画一个圈,真元自行形成铜墙铁壁,等闲妖魔近身不得,就算能近,打破这术法的功夫,孙悟空也能返回。
“老孙画的这圈,就如同铜墙铁壁,凭他什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
你们在中间稳坐,安全无虞,倘若出了圈儿,定遭毒手,千万千万!至嘱至嘱!”
孙悟空已经做好了一切防护,唐僧经历过多次教训也知道孙悟空最靠谱,安心打坐念经。
可怎奈唐僧耳根子软的毛病还没改好,心中还有凡念,猪八戒撺掇两句,便出了圈,一同西行。
到了前方亭台楼阁,却发现这是一处鬼宅,主人已经死了。
猪八戒四下搜索,搜到三件衣服,唐僧坚守戒律,不肯穿,猪八戒和沙僧不在乎,一人一件。
然后,就被绑缚了。
俗话说,可一不可二,可二不可三,唐僧因为耳根子软,吃了这么多次亏仍旧没有学乖,着实该遭这一番劫难。
这里就有人要问了,唐僧还有凡念么?
当然有,唐僧毕竟是人,还没有成佛,说的过分点,就算成佛,也有凡念。
唐僧经历哪一劫难才能脱离凡念?
真假美猴王!
孙悟空是心猿这一点无需细说,不用看《西游记》全文,看一遍章节名就知道。
心猿,代表唐僧求道向佛的圣心。
当师徒不合之时,凡心杂念入侵,便有了代表了凡念的另一只心猿,也就是六耳猕猴。
为什么神仙菩萨都不能分辨孙悟空和六耳猕猴?
因为他们都是真的,只不过一个是圣心,一个是凡心,两只猴子的争斗代表圣心和凡心的对决。
谛听能分辨,因为他听的是心,他不说,不是怕搅闹地府,而是他明白,一旦说出真相,那便会——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孙悟空击败六耳猕猴,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