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一江风月趁鱼船四

作者:靰鞡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李云超左右开弓,手中的两支德国原产的“金鸡长苗二十响大镜面”就打响了。战大鹏和李秉昌也飞快的拔出腰间的驳壳枪,一左一右,冲到了李云超前面。三个人六支驳壳枪,虽然有四支是半自动的,但还是犹如六条铁扫帚,打得猝不及防的伪军根本来不及反抗,哭爹喊妈,四处乱窜。

李云超和战大鹏、李秉昌以极快的速度形成的战斗队形,就是双枪手著名的“三角站位”。这种三人六枪铁三角的近战火力,火力极猛,近战无敌。但是,如果和敌人的距离一旦拉开到一百米以上,被敌人使用步枪、机枪进行远距离射击,这些百发百中的双枪手往往就没有还手之力,单方面挨打了。

当时,无论国共哪支部队的高级将领,身边的警卫人员往往都是双枪手,尤其喜欢使用驳壳枪。小日本鬼子一旦突破外围防线,遇到猛烈密集的驳壳枪弹雨,小日本鬼子会立即反应过来他们这是遇到了我军的重要将领。小日本鬼子会立即从四面八方集中步枪、机枪合围,集火射击,造成我军高级将领的牺牲。据说,著名抗日将领张自忠将军就是这样牺牲的。

解耀先叫战智湛那前儿自幼受战大鹏的熏陶,就十分崇拜林总“林健康”的“三三制”战术原则。这种战术强调在进攻时要注意适当分散兵力密度,避免敌方密集火力的杀伤,以密切的协同,层层推进,交替掩护进攻。解耀先叫战智湛那前儿曾经是特种兵,在丛林中转战了两年。抗战时期双枪手“三角站位”这种战术队形酷似“三三制”最基本的战斗单元,也就是战斗小组。“三三制”战术队形不仅让特种兵们在丛林战中大放异彩,也曾经在抗美援朝的进攻作战中,经常打得美国佬手足无措。美国佬的直观感受就是,无论哪个方向上看过去,都是乌央乌央的进攻的志愿军战士,直接吓尿了。所以,在影视剧中看到的人挤人,人挨人,乱哄哄的攻击纯属导演为了追求震撼效果,看看热闹而已,是不能当真事儿的。

“唉……瞅眼目前儿的地形,‘木刻楞’对面那座灯火通明的三层楼房应该就是武田德重的藏身之处。可是,‘狄安娜’这个刺客在哪旮沓藏抹呼呢?……”想到这里,解耀先忽然有点别扭,因为他猛的想起来他叫战智湛那前儿看过的阿兰德隆主演的电影《佐罗》当中,那条“大丹犬”的名字就叫“刺客”。“狄安娜”成了“刺客”,岂不就是“佐罗”的“大丹”?解耀先转念一想: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还缺乏“刺客”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解耀先很喜欢李白的这首《侠客行》,每次读到都让他热血沸腾。

闭上眼睛,解耀先的脑海中总会浮现无数个侠客的影子。中国是个讲究行侠仗义的国度,“侠义”文化在几千年的文化底蕴里隐约可见。就像太史公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文章《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就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六个人刺客。“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说的就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呀。这个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