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多活几天。
要是那个孩子能生下来,不知道会是男是女。
这个长的相象的姑娘,应该只是碰巧了。
阿青能捡出一条命来,也是险之又险。要是吴叔再晚去两天。可能她的小命儿也保不住。
唉,要是当年那个孩子也能活下来就好了。
吴婶以前没有那种想法,她对石家的人又没有感情。她倒是经常想起薛家,薛老爷,薛夫人,还有那些旧日相识的姐妹。那些人可能还有活下来的。就是不知道现在身在何方,这辈子大概见不着面了。
做了母亲之后,吴婶的想法也不一样了。现在想起当时石家还有没来及出生的孩子,心里觉得挺难受的。
记得好象除了二少奶奶,当时还听见有人说起怀胎的事,可是一来吴婶跟石家的下人还没混熟。人家多半不理会她。好些事也不会给她讲,所以她知道的不多。
母女俩这几天日子过的格外清闲,吴婶除了照顾阿青一天三顿饭,母女俩在一起也有说不完的话。更不要说吴叔也时常过来,一时间让阿青觉得好象又回到了出嫁前的时光,那么简单、无忧无虑。
李思谌对岳父岳母相当的恭敬周到。
他也很喜欢吴叔吴婶,一家人在一块儿高高兴兴吃顿饭,感觉这才是一家人。
没有互相算计、利用、陷害……
在郡王府里那些,他连看一眼都觉得多余。可是又不得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那种日子只让人感觉度日如年。
和那些人在一起,吃山珍海味也味同嚼蜡,话不投机半句多。
可是和吴叔吴婶在一起,哪怕吃的是最家常的饭菜也觉得贴心合口,谈谈说说的,时间竟然过得飞快。
阿青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有这样一对父母,所以她的性情开朗豁达,对银钱权势看的极淡。
这时候的很多女婿与岳家的关系都不怎么样。除了过节做寿这样的日子,基本是不登岳家大门的。可李思谌从成亲以来,只要休沐时能腾出空来,总是愿意陪着阿青回月桥巷。
不单是为了陪她,他自己也喜欢吴家的气氛。
那里才象一个家。
这翁婿俩斟上酒,说的倒是挺投机。吴婶和阿青也在一张桌上,又都不是外人,大家在一起用饭也热闹。
“少喝一点吧,可别喝多了误了事。”
吴叔笑着说:“这一壶才四两,我们一人一半,这么点酒不至于误了事。”
酒是李思谌拿出来的好酒,可是这男人喝酒嘛,喝的什么酒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和什么人喝。
比如吴叔现在,和女婿喝酒,就喝得通体舒泰。
因为他发现李思谌实在是个非常知情识趣的人,女婿是半子,算是自家人,说话少了很多顾忌。吴叔说着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