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东北据点

作者:杜春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凳子上跳起来问道,“是不是现在叫做兴凯湖?”

“没错,现在就是叫做兴凯湖。”

李存真一把抱住曹海涛,说道:“给你记功,大大的一功!”

原来,李存真前世出身东北兴凯湖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还是个农村人。不然这一世也不会满嘴都是夹杂了满语和蒙语的东北话,听得满洲俘虏兵一愣一愣的。东北话很容易学,象声词拟声词特别多,十几年下来导致李系海盗的头领各个都带着点东北腔,就连出身潮汕丐帮的吕何二人也没能幸免。找到自己的家乡当然是开心的事,但是李存真的用意却不是在这里。现在是南明末年清朝初年,又不是2019年,家早就没有了,对于李存真来说,自己的这群傻兄弟才是自己真正的家。

李存真真正看上的是资源。中国东北是满洲的龙兴之地。甲申之变之后,满洲人差不多全都从龙入关,兴凯湖地区作为满洲人的“风水宝地”被保护起来。轻易不让人踏足。李存真当然不是要趁着满洲人不注意去挖人家什么龙脉,他是冲着东北丰富物产而来。正所谓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此话便可知东北物产丰富。但是李存真对野鸡没兴趣,他是看上了东北的木材和貂皮。没有满洲人看着,从海上过去,自然可以随便“拿”。

木材是用来制造海船的,当然了,用于制造战舰龙骨的大橡木怕是还要从英国进口。至于貂皮那就更加值钱了。看后世的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画像就知道,貂皮是非常值钱的,彼得和路易身上披着的全是貂皮。那简直就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欧洲宫廷的贵妇和他们的丈夫们肯定会为貂皮花大价钱的。历史上俄国人之所以能一直向东挺近,其中一个主要动力就来自貂皮。貂皮实在太值钱了。

李存真想要打造商业网络,向英法荷出售貂皮当然是好买卖。貂皮如果卖了好价钱,东北的部落就会心向大明,谁不想过好日子?而且也可以刺激东北的部落和俄国人争夺北亚,进一步巩固中国的北部边疆。这一世说什么也要把北部边界推进到堪察加半岛以北去。

“好啊!好啊!好啊!”李存真称赞道,“我们可以在海参崴附近设立据点,在这里征收木材、貂皮、人参、鹿茸,甚至我们可以捕捞兴凯湖里面的大白鱼。大白鱼大的应该有一米五到一米六长,噘嘴的,这个名贵的东西满清那群土包子还不认识。正好便宜了我们。大白鱼的学名叫做湄沱之鲫。蛋白质和钙含量非常高,肉质鲜美非常,如果腌制成咸鱼,可以很好的保存。可以为战士们增加营养,平衡食物,也可以出口给日本和荷兰人赚取金银。”

李茂之说道:“我们可以在突袭海参崴,这个地方南面与日本隔海相望,东面便是朝鲜半岛。我们在海参崴修建棱堡,建立据点,几百个人几百条枪就能挡住满清几千人的围攻。满洲人从龙入关,现在兴凯湖和海参崴地区肯定人迹罕至,满清没有海军,后勤压力大,我们能够轻松地守住,这里算是我们在东北的一个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