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八章 后事(上)

作者:董无渊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是应邑长公主的胞兄,中宁长公主却一直靠着慈和宫过活...可勋贵里却除了黎家。中山侯家,还有信中侯家,都或多或少地递了折子上来,黎令清大人敢梗着脖子和皇上说“国库没钱”就自然有这个胆量祸事不会波及到自己身上。中山侯家不涉政事,家底丰厚。清清白白,也不在乎。其他的或多或少的都与梁家,与顾家,与应邑长公主有联系,长了脑子的人就算不知内情也一天惶惶不可终日。朝官家眷除了梁夫人十分认真地每天递折子,其他的都还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题不难,可在方皇后眼中,七八岁的小娘子能有这样的观察力与分析还是算难得的了。

做母亲一向是矛盾的,方皇后既一心一意想将行昭嫁到安稳平实的人家去,可还是一手一脚地将手腕与心机慢慢教给她,又不希望孩子能用到心机与手段,却仍旧不放心小娘子是一张洁白无瑕的堂纸。

看一看她的胞妹就明白了,人生世事无常,谁知道自己最后会落到一个怎样居心叵测的坑里头?学会站起来,学会活下去,总是最重要的。

这回难得,方皇后头一次主动提及应邑身故,行昭将针线拢在一起轻手轻脚地搁在了身侧的箱笼里头,眉目轻敛:“算算日头,应邑长公主暴毙是在八月二十三日,如今是二十六日,您明明该是最忙的——平衡六司,办小殓礼,大殓礼...”轻轻一顿,唇角微微展笑:“是皇上对丧事自有安排吗?”

方皇后将那支槐hua儿拿得远远的,白衣胜雪,没急着答话,先将枝条斜斜插在了青玉湖色hua斛里头,偏了头换个角度又瞧一瞧,终是觉得不满意,又将槐hua儿拿了出来,低下眉重新修剪一番。

话轻声出口,却答非所问。

“在西北,贵家女儿们可不兴插hua,绣针,抄佛经,我们常常换上胡服,换上裤笼,驾上爹爹的骏马,一挥马鞭便在西北的黄沙荒漠里扬长而去。”

行昭手放在膝上静静地听,晌午时节正好,自应邑去后,她的心便闷闷的,蒋明英也不愿细说应邑的死状,她所知道的只有贺琰去了大觉寺,应邑死在了贺琰的面前,仅此而已。

可仍觉除了畅快与复仇之后的释然,还有浅得几乎尝不见味道的心酸。

方皇后平心静气地娓娓道来:“娘亲去得早,爹爹不愿续娶...”说到这里唇角微微上勾,是对旧事的缅怀更是对今朝的排斥“说来也奇怪,西北的男儿汉放在荒漠里头个顶个都是能斩狼扑虎的好手,可一回家便能在自家婆娘的面前轻言软语,半句重话也不多说...”带着笑轻轻摇摇头:“扯远去了,回归正题吧。爹爹不愿续娶,一个家里就剩个老姨娘在操持家务,丧妇长女不好嫁,可在西北并没有这样的规矩,爹爹却一个接着一个将求亲的人打了出去。直到前朝元后之子突亡,先帝为二皇子求娶方家长女。”

这是行昭头一回听见方皇后自己的故事。

方皇后是慈母,是挚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