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是帮助赵武解脱。
赵武连忙笑了,将手中的酒瓶递上去,孙周不客气的接过来,放在自己的膝盖前,轻松自如的说:“郤至前不久来过,我问起国中有什么人才,他倒是说起了你,说你心思灵巧——你看看这酒瓶,做的如此秀气,一看就知道是你家做的,果然是心思灵巧。”
孙周打开酒瓶,师偃连忙递上一盒酒具。这套酒具也是赵武家中所产,酒瓶的形状是个直上直下的圆瓶(类似茅台酒瓶),酒杯的形状则是一种四棱杯,但这种均匀垂直的杯壁在当时很少见,尤其是几只酒杯,上面烧着蓝铜矿制作的釉,因为技术不过关,蓝色的铜彩显得一缕一缕的,但反而使杯子有了一种灵动的感觉。
孙周从酒瓶中倒出几杯酒——赵氏酿的酒是过滤酒,所以酒液非常清澈。孙周端起了杯子,自嘲的笑了笑:“我听说楚国的子反因为一袋子酒误了事,被迫自杀,不知道我今天会不会因酒误事。”
众人不敢回答。
孙周轻轻抿了一口酒,满意的点点头,将其他几杯酒推到三人面前,轻轻说:“今日我们不妨做脱冠之会,各位随意点。”
赵武放下拘束,摘下帽子放到一边,端起酒杯,冲孙周亮了亮,而后也学着孙周那样文雅的轻轻一抿,将酒杯又轻轻放了回去。
孙周笑了:“既然是脱冠之会,武子与我年纪相差不大,咱何必像大人一样做出一副老成样。”
赵武笑了,立刻随意的盘起腿来,回身招呼手下:“去军营拿个小炭炉来,再拿一些我们制作的肉脯与咸菜,快点,我们这里等着下酒。”
受到赵武动作的感染,齐策与师偃也将帽子脱下——所谓脱冠之会,意思就是把帽子摘了,不要讲官职品级,散开头发,无拘无束的平等交往。
赵武一边喝酒,一边心里感慨:这春秋人怎么成熟的如此快?面前这位孙周公子只有十三岁,却长得一双老人的眼睛,他双眼里透出唯有老年人才有的稳重,反观自己,虽然平时竭力装深沉,可总忍不住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比如对面的周子要求举行脱冠之会,他居然不加推辞就接受了,而且立刻付诸行动……
今天,赵武来见孙周公子是齐策的建议,齐策接到门卫的传信后,他便给赵武分析:现任国君在这场战争中一无所获,竟然打起了臣子的主意,如果国君如此继续下去的话,恐怕国内的怨气就会很大——晋国是卿大夫执政的国家,卿大夫们不止一次做出了弑君行为,其中也包括赵武的祖父赵盾。所以,如果国君真触怒了整个卿大夫阶层,晋国的大臣动起手来,是毫无心理负担的。
现在,问题就是由谁先发动。
一旦现任国君不思悔改,那么接下来四大家族之间又是一场血淋淋的搏杀,其后谁来继承国君的位置,这就是个问题。而孙周离晋国最近,没准这小孩子私下里跟卿大夫们都有沟通,所以,赵武应该接受这小孩的邀请,顺便回拜一下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