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了,只见一名赵氏武士头目得意洋洋的站在一处村寨头,目睹着赵氏辅助兵驱赶许国的百姓,村寨头上留下的痕迹表明,这里发生的战斗并不剧烈,甚至有可能当地人还没来得及抵抗,就被赵武破城而入。
魏绛没有说话,他仔细打量着战斗的痕迹,希望能从中找到点什么,魏舒则转向那名赵氏小头领,问:“你们家主呐?”
武士首领躬声回答:“家主已经赶往了许国国都,这里只留下部分人手。家主下令,为了惩罚许国的不恭,我们要拆毁这座小城,把所有的人都变为仆人,带回晋国。”
春秋时生产力低下,野生动物繁育的比人的数量多,加上这时代又处于封建时代,为了抵御野兽,或者为了划分自己的领地,所有的人类聚集点,都用围墙圈起来。这时代,大一点的城市被称为“国”,次一级的被称为“城”,类似现代小村落的聚集点,则被称为“邦”。
眼前这座聚集点不能称为城,顶多是个“邦”,它外围扎着一层木栅栏,唯有大门处修起了几个土垒。目前这个小邦的寨墙完好,木栅栏上插着几根寥寥无几的箭,四周没有血迹,似乎赵兵射了一轮箭就借助马的速度冲入小邦,小邦里的人畏于赵兵的强大,也没有做剧烈的抵抗。
魏舒还想说什么,魏绛把该看得都看了,明白了,他下令:“我们走,继续追。”
刚才经过一路急赶,魏兵已疲惫不堪,原来以为还能在小寨中歇息,但家主下令他们只能满怀着失望,拖动虚弱的双腿继续前进……魏舒看着行动迟缓的魏兵,疑惑的问父亲:“赵兵是怎么做到的?我是说,我们魏家的士兵向来以坚韧著称,但现在,连我们最强壮的士兵都走不动了。赵兵怎么能做到在一场战斗结束后,继续前进,还一路跑在我们前面——再小的战斗也是战斗啊。”
魏绛答:“我听说赵城士兵每天都在长跑,预备役则每天通过比赛来锻炼身体。我们魏家以甲士著称,但这些人毕竟不是职业兵,而赵城的士兵……我听说他们都分得了土地,蓄养了仆人替他们种地,他们不纳税,只履行军赋,所以天天在锻炼身体,所以他们比我们最强壮的士兵还能跑。”
魏舒再问:“也许赵氏新军有什么秘法?这次出战,我们魏氏的军队一直在左矩(左方阵)单独列阵,下次行军我们应该跟赵氏的人搅在一起,我要亲眼看看赵氏军队是怎么走路的。”
晋国军队军纪森严,行军的时候,连国君的弟弟战车乱行都要受到处罚,倡议这个处罚的正是魏绛,所以,魏氏与赵氏虽然同在新军,又一同穿越晋国来到郑国,但魏绛始终没有走入赵氏的队列,所以,他到现在还不了解赵氏的行军方式,也可以理解。
赵氏士兵行动的速度果然很快,魏氏急赶慢赶,路上接连见到三座被赵兵攻陷的小邦,却依然没有赶上赵兵的脚步,等暮色苍茫,他们终于在前方看到了赵武的军旗,这已经是赵武攻陷的第五座小邦了。
小邦内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