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手法韩兵确实不会。因为这技巧的灵感来自赵武。
赵武曾经在一副摄影作品中,看到一个老人左手抓着三支箭,右手拉开弓弦,弦上还搭着一支箭——他对这个姿势感到很好奇,便找“狗狗”搜问了一下,据说:这种姿势是一种连射法,是宋末蒙古人发明的。
用这种姿势射箭,每个指头缝里夹着一支箭,弦上的箭射完,持弓的手只需用大拇指一拨拉,箭杆顿时呈水平状态,右手便可以直接抓住箭杆尾端,在一个呼吸的时间内,将第二支、第三支箭射出去——武侠小说中,把这个技巧称之为“连环箭”、“闪电三击”,“三连射”
赵武只记住“三连射”的大概姿势,但他身边有潘党,这种连射法让箭术大师一整理,立刻成为了赵氏必杀秘籍……如今赵兵操练的就是“赵氏三连射”。
实战操练。
赵武憨厚的笑着,拿过一张弓,向魏绛解释:“这种方法我们也是初次使用,儿郎们正好借这个机会,操练一下……你瞧,这手法射出的箭,虽然密如暴雨,但也就是能唬唬人而已。”
魏绛接过弓,一指台阶上不停滚落的许兵,说:“怎么会?我看你不停的把人射落下来。”
赵武答:“但更多现象的是:身上插满箭,还活蹦乱跳的许国勇士。”
魏绛马上低头观察赵武递上来的弓,一看他就明白了,这种弓比较短小,似乎是骑兵用的弓。
“这是骑弓,这种射箭手法不能使用步兵大弓,因为步兵大弓的箭杆粗大,单靠指缝的力量夹不住;而且为了快速射击,弓也不能拉满,所以,这种射击手法射出的箭,伤害力并不大。”
弓箭到底用多大威力,虽然有人说,弓箭仰射能达到半公里。可是,“六四”手枪也可以仰射,测算其最远射击距离毫无意义,因为武器追求的是伤害力——六四手枪能造成“有效伤害”的“有效射程”是二十五米。弓箭如果有效射程能够超越手枪,那人类就没必要发明手枪了。
所以,赵武来到这个冷兵器时代,才发现影视作品害死人。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弓箭威力巨大,但现实中,大多数普通士兵射出的箭,只需一层薄薄的软甲就能挡住。而自从上战场以来,他的防御目标一直就是像养由基、潘党这样能射穿七层甲的非人类变态。所以自然看不上这种骑弓射出来的小箭。
对于赵武这种追求完美的表现,魏绛不以为然:“人世间,像养由基、潘党这样的变态毕竟少数。这骑弓虽然软,但给敌人造成的伤害也不小……咦,我本来就奇怪你为什么不带战车,原来你家的骑兵能在马上射击,这可是好东西。”
魏绛说完,顺手把那张骑弓递给——自己的儿子。魏舒赶紧郑重收藏起来。与此同时,魏绛说着闲话,引开赵武的注意力:“这座宫城久攻不下,军将有什么办法?”
赵武眼睛盯着那张弓,看到自己来不及反对,魏舒已经让人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