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许国人扬的战争

作者:赤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荀罂吃了一惊:“你跟顿国渔夫交易——你拿什么跟他们交易?”

“铁器,或者少量深加工的农业物资”,赵武回答。

春秋时,民间交易都是以物易物。只有国与国之间的大宗交易,才能用到铜钱。那时的铜钱体积笨重,价值也很高。

“顿国农夫给我送来活鱼、活鸭、以及上好的木材、铜铁矿石等,我随军的工匠加工一下,将活鱼变成鱼干、鱼脯,将木材做城各种木器,比如木碗、木勺、木凳、木床,再拿这些东西跟人交换,总能获得几倍的物资。

目前,交易的盈利所获我抽取一成,剩下的跟相关人员对半分,一部分当做筑城物资,一部分归匠师自己,对这种分配份额,大家都很满意。”

经营之道,赵武在晋国自谦老二,没人敢自称第一。

荀罂被赵武所说的弯弯绕迷惑住了,他无心去了解详细,只是赶紧把话题调到自己擅长的:“陈国对我们的仁慈非常感激,我已经许诺:这座新城筑城之后,我们的联军自种自收,不敢过于麻烦陈国。等陈国的局势稳定了,我们还会自动撤离这座城池,并将城市完整地移交陈国,那些愿意留下来的农夫,也将随城市一起转交。

陈国上下对我们表达的好意非常感激,陈国君臣发誓,愿誓死追随我晋国。既然这样,那些陈国百姓就不要过分劳累了,我们要不断向陈国百姓,表达我们的真诚善意——你明白吗?”

赵武应诺:“咱人数足够了!放心,我有办法让陈国人免费劳动,还能让他们心怀感激——咱教给他们的是手艺,历来,学手艺的人替师傅免费劳动,那不是天经地义?哼哼,一般人想找这种无偿劳动的机会,咱这师傅还不一定要他们呢?”

赵武没说的是:他是打算在此处开培训学校,培训数万当地百姓,但事后,这些徒弟跟不跟师傅走……再议!

稍后,总数十万多人的辅助兵,在赵武的指挥下,甩开膀子大干起来——既然这座城市最后终将移交陈国,赵武干起来不免偷工减料。比如南方潮湿,燃料主要是木柴,导致窑温老是升不上去。赵武干脆打马虎眼,用没有烧透的砖开始砌墙,那种砖,砖心部位还是泥土,根本没有烧成陶,但他只要数量,不追求质量。

用这种砖,十万多辅助兵花了三个月的功夫,砌起了大约十米高的砖墙。由于这种砖质量不佳,赵武就用数量拼,出于乌龟流的自觉,他砌出来的砖墙厚度有一丈。

春秋时的一丈,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两米半,足够一个人横的躺在墙上。

这堵砖墙没有采用传统的“横平竖直、方方正正”方式修筑。砌好后,城市也不是一座方城,建成的城墙歪七扭八,而每一堵城门前,赵武更都留下了一个凹口——瓮城,使得城墙显得更七扭八歪。

这堵城墙修好后,准备了三个月的木匠们,立刻那早已做好的房梁门柱竖起,依托城墙修建了上下三层的台阁,这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