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场游“戏”一场梦

作者:赤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小武智慧啊。”

荀偃吃了一惊,忙问:“当时你也注意到了小武的神情……我怎么没注意?处处留心皆学问啊,孙卿,我不如你!”

孙林父得意地一点头,但荀罂慢悠悠打破了他的骄傲:“如果预料到了如今的局面,小武不会惶恐,他只会感到欣然——没错,我们确实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我们付出的代价还可以承受,而郑国却已经屈服了,楚国不得不继续耗下去。我们的战争目的已经达到,就让我们快点结束这一切吧。”

孙林父噎了一下,尴尬地笑着问:“若武子不是为了今日结局而惶恐,他,他是为了什么?”

荀罂漠不关心地随口说:“这儿跟眼下的事无关。”

悼公勉强点点头,他无力的摆摆手,说:“那就见见郑国使者吧——士师(大法官士弱),准备制作盟书。”

荀罂、荀偃听了国君这个命令,一起微微摇头,他们马上把目光齐齐转向范匄,希望范匄能毛遂自荐,接过制作盟书这活儿。范匄感受到元帅、副元帅催促的目光,但他立刻把头低下,一声不吭。

士弱是个公子哥,从小接受的贵族教育,让他处理起事情来,不善于讲究方式方法,很有点蛮横霸道。与士弱相比,士匄(范匄)虽然也做事冲动,但他终究是“晋国第二才子”,由他制作这份重要的盟书,也许更合适。

然而,士弱是士师(大法官),制作盟书这个活本来就是大法官的本职工作。悼公下达的命令是合适的,作为士师家族的一员,士匄不愿抢去本家堂兄的风头,所以他回避了。

见到士匄回避,荀罂叹了口气,把手放到侄子荀偃的膝盖上,制止了荀偃的冲动——荀偃是个做事认真的人,刚才他反对接受郑国的投降,但既然国君已经做了最终决定,作为副元帅,荀偃就希望把这事做可能完善。荀偃不认为士弱合适做这事,现在士匄不出头,荀偃本打算跳出来直接点名……

诧异的望着荀罂,荀偃张了张嘴,但没等他说出话来,荀罂轻描谈写地说:“无所谓了……没人会把郑国的投降认真看待,谁写这个盟书都一样。郑国人如果尊重盟约,哪怕是一个路边小孩随手写的,也能得到郑国恪守。如果他们不尊重自己的誓言,哪怕是天神下凡书写的盟书,也没有用。”

荀偃一琢磨,乐了:没错,没人把郑国人的承诺当真,盟书怎么写,无所谓。

士弱(士庄子)制作的盟书果然盛气凌人。数日后,盟会上,士弱高声宣读誓词:“从今日盟誓之后,郑国如若不唯晋国之命是听,而存有异志,必将承受监督此盟书的神灵的诅咒。”

士弱这个盟书给中国增添了一个成语:“唯命是从。”

来会盟的郑简公率领郑国六卿公子騑(子驷)、公子发(子国)、公子嘉(子孔)、公孙辄(子耳)、公孙虿(子矫)、公孙舍之(子展)以及郑国众大夫、六卿嫡子一起参加盟誓,从场面看,郑国这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