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春秋第一名嘴1

作者:赤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被誉为‘晋国第二才子’,你士氏家族应该继承了士匄的能言善辩,在国内没人能够说得过你,没想到每次见了子产都要吃瘪……你说,你在我面前告了几次状了?每次都是子产欺负你!你能不能长点出息,替我晋国争点光——至少说不过人家,也不要四处告状。”

士瑕被赵武都快说哭了,停了一下,赵武又安慰说:“算了算了,你跟子产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人,那家伙常常把范匄说的哑口无言,你跟他彼此之间的差距,不是一点两点……俗话说‘红花总有绿叶衬’,你就是那片永远衬托子产的绿叶,认命吧。”

赵武说的意思是:子产是孔圣人推崇的智者,孔圣人整理的《春秋》当中,浓墨重彩的记录了子产的言行,而鲁国人最喜欢的就是见到霸主国被道理折服,向公义低头。这也正是“至圣先师”推行的春秋规则——拳头大没用,国力强盛没用,看看人家晋国,虽然称霸天下,但仍要讲规则,只要你道理上能够说得过去,人家晋国空有称霸天下的武力,却依然要向规则低头。

因为孔夫子的存在,子产每次外交上的胜利都被浓墨重彩的记录下来,在记录当中,子产是永远的红花,士瑕是永远的绿叶。不服都不行。

赵武预料到士瑕即将遭遇的悲惨,但他却无能为力。或许他可以赤膊上阵与子产辩论一番,但他是元帅,跟郑国一个卿吵架,胜了是以大欺小,败了是耻辱,叫孔子记录上,会被人嘲笑三千年的!

赵武这番带有寓言性质的言辞让士瑕有点沮丧,他咬牙切齿的问:“难道就这么算了?”

赵武抬眼看了看季札,别有意味的说:“其实,范文子(士燮)在鄢陵之战的时候曾经说过:我晋国必须有敌人存在,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外敌的威胁,那么本国公卿之间就会陷于内斗——这是军国主义国家特有的性质,无可选择,无可逃避。

如今我们打服了齐国,夺取他们三分之一的人口,四分之一的土地。还肢解了卫国,迫使秦国求和——举目中原,我们已经天下无敌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重新寻找相称的敌人。

而楚国是个超级大国,晋楚交锋争斗了百余年,它是我们天然的敌人!现在这个时候,现在这个中原无敌手的情况下,重新把目标对准楚国,也是我晋国当然的选择——郑国人虽然动手早了点,打乱了我们的计划,提早引来楚军,但我晋国就怕没有敌人,怎会恐惧楚国呢?

楚国来得正好,我正打算重新整理军队,继续向南方扩张,郑国的行为恰好使我们有了一个缓冲……你去通知子产,只要郑国敢于献俘,我晋国就敢于接受。我们勇于担当楚国的敌人!这个仗,我们认下了。”

士瑕被赵武说的激情澎湃,他赶紧拱手,转身向殿外奔去。旁边的季札也热血沸腾,他拱手要求:“听说伯国(霸主国)打算在冬季举行阅兵式,我季札来晋国半年多了,观赏了晋国的技术,以及各类艺术创造,唯独没有观赏一下晋国的军队。听说晋国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