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开创了一个新时代1

作者:赤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与封地面积无关。

于是,过去一位大领主、终生不见得有能力制造出的鼎器,现在一家小作坊主每天都能生产数十个,放在店里还愁卖不出去。如此一来,我们还需要限制使用人的级别吗?要知道,店里卖出去的东西越多,店主上缴的税收越多,他雇用的人手越多,领地内有一门手艺而能挣钱养活家人的,也就越多。

所以我们不能限制商品的生产,因为店主卖出东西后是向我们交税的,鼓励大家购买就是鼓励税收。

同理,《周礼》中关于衣服规格、质料、颜色等等的级别限制,也都是符合当时的生产力,但现在已经不合适了。所以我在选用新规则的时候,只简单的给出级别标志,比如衣服上别的日、月、星徽记、家门口立的石虎、貔貅、恶龙(猪婆龙)等等,但不限定各级别人使用的器具。与旧规则相比,我建立的新规则更简单,更直截了当。因为限制少,各种级别与荣誉标志,对生产力以及商品销售的束缚,几乎忽略不计。

这样一来,等生产力发展了,你家随时平民百姓但穿的起丝绸,那你就穿丝绸;你家虽是贵族但穿不起丝绸,那就穿布衣——也许以后,还会有比丝绸更昂贵的东西,但同样,有钱你就穿,就修大房子,享受喜欢的音乐,吃喜欢的美食,都不禁止。同时,即使你身穿布衣,但你什么爵位该享受什么待遇,该受到什么样尊重,我都给你!你身穿绸衣,但无品无级,照样受布衣贵人管束。

现在人常常哀叹这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末世,为什么他们这样哀叹?是因为生产力发展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以过去那种缓慢的、繁琐的礼制,逐渐成了束缚人们生活的东西,比如季札欣赏的‘大乐’、‘雅乐’,就沉闷的让人打瞌睡。而郑、卫的音乐被季札瞧不起,却被百姓喜闻乐见。其中的原因没有其它的,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节奏变了,郑、卫的音乐轻快的旋律,更加符合平民百姓的日常节奏。

我刚才说生产力发生巨大的变革,你知道说什么吗?铁器时代已经到来了,青铜器逐渐在退出舞台。过去耕作粮食使用木质农具、青铜器农具,现在有了更锋利、更轻便的铁器。过去人们开荒采用烧荒的方式,现在人们可以使用锄头、镰刀,以及更多的新工具,比如锯子、凿子。以至于人们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开出更多的荒地,播种更多的粮食,收获更多的作物。”

赵成得意的插嘴:“还有新作物。”

新作物是由赵武开始推广的,赵氏因为新作物的推广获益最大,赵武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声誉。赵成很得意于父亲的成就,赶紧用炫耀的口气补充。

“不错,过去人们种植的是稻、黍、稷、麦、菽五谷,五谷的产量低下,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种植南方的稻米,还兼带种植大小豆类(黄豆、大豆、黑豆)、双季高产麦(赵武穿时带来的物种,但春秋时已有双季稻的栽培,当时人称冬麦为‘宿麦’)、薯(甘薯、马铃薯)、黄黍(以上五种作物被称为‘新五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