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紧张,不得不开发大量的荒地,这些荒地都是生地,亩产量一时上不去,而晏婴主管齐国的农事,所以他才特别关心晋国的垦荒事务,这次南下他也算是大开眼界。
晏婴看到的景象不属于春秋,它其实是属于明清时代的精耕细作技术,这一技术跨越了两千年,在这种精耕细作的技术指导下,农田的亩产量由春秋时代的亩产百余斤,一下子跨越到亩产三四百斤的程度,晏婴虽然是春秋著名的智者,但在这两千年后的技术下,也只剩下满腔的钦佩了。
齐国军队继续行进,晏婴这次只带来了兵车一百五十乘,仅仅是郑国军队的一半还不到,他没打算让齐国军队参战,这些齐国兵押运着数量庞大的粮草,因为不是前去战斗,所以齐国兵的态度很悠闲,晏婴要走他们就跟着走,晏婴要停车,他们正好休息。
又走过一个较大的村镇,晏婴知道这种村镇往往是旅指挥部,他在村落里拜会了军中旅长,那旅长直抱歉,因为事务繁忙,抽不出沿途护送的人手。对此,晏婴非常理解:“行了,这又不是你的封地,你无需履行封建职责,护送我走出封镜,再说我又不是商队,干嘛要人护送……哦,我对这里的农田非常感兴趣,不如你给我抽调两三名口齿伶俐的向导,让我边走边看。”
旅长爽快的答应了,晏婴心情急切,领了三名向导后,他也没有在旅部停留,直接动身赶往下一个村落。
这旅长送别晏婴的时候,指点着前方介绍:“大人,我们旅部小,没有足够的旅舍,前方是师部,大人可以在师部停留一晚上,那里有足够的空房间,可以住下你们所有的人。这里离元帅本部已经不远了,也就三天的路程。”
晏婴拱手:“多谢好意,我今天走走停停,也许到不了师部,就在半路住下吧。不过我们是军队,带了行军帐篷。”
走出了旅部,晏婴发觉旅部左右农田种着说不出来的花朵,他指着那片农田询问向导:“那里是什么,我怎么看着不像是五谷?”
向导躬身回答:“大人,那里是菜田,我们大军驻扎于此,如果全靠从野地里采摘自然生长的野菜,远远不够吃,所以师部附近种的全是菜田,用于供应全师吃菜。”
晏婴又问:“我知道这或许是菜,但你们种的菜我从来没见过,那是什么品种?”
晏婴坐着战车,三名向导骑着马紧贴着他的兵车行动,那向导就在马上,用马鞭指着一片片菜田,一一介绍:“那是豆角田,那是茄子田,那是卷心菜,那是芹菜,还有辣子、西红柿。这些菜都是我们家主躲在深山里避祸的时候,从深山里采集的菜种。原先这些菜种稀罕,种出来的菜一方面要留作种子,另一方面要留给贵族享用,所以外面人很少知道,再说,会种这些菜的菜农也不多。
经过这十几年的培养,会种菜的人越来越多,种子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如今我赵氏的封地原,以及绛城附近的庄园,都是专门供应王室以及寡君(晋平公)的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