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其他的家族,对于其他家族来说,赵氏的势力已经庞大的令人恐惧了,如果听任赵氏继续扩张,那么其他家族就没活路了。没准,狗急跳墙之下,他们就要筹划另一次“下宫之乱”。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赵武即使灭了代国,他也不会得到多么丰厚的封赏——没见到中行吴急切的跳出来,想承担这次军事任务吗?
想到这里,赵武勉为其难的摊开手:“那么,我们确实没兵力阻止公子离的行动,真是可惜……更可惜的是,此后代国将成为一个战争泥沼,谁也无法轻易占领此地。”
稍停,赵武指着对面河岸询问:“过河之后是什么?”
侯晋回答:“农田,数不尽的农田。代国在驼河南岸几乎没有耕作,相反,他们在北岸开垦了许多农田,代国国内九成的农田都在驼河以北。”
齐策轻轻一笑:“这么说来,如果中行吴从太行山上扑下来,恰好可以收割大片的麦田。”
“恐怕没有麦子,代国人很少种植麦子……”,侯晋还在解释,赵武已经背过身去,轻轻地说了一句:“代人要秋收了。”
阳虎感慨一句:“我们身后的路上也有农田,可惜我们无法分兵前去收割。”
赵武抬腿向营帐走去……那么,接下来的日子,赵军当然地进入了“静坐战争”,他们在河岸上叮叮当当的、用手中的刀剑伐木,然后开始修建自己牢不可破的营地,而对面的代军仿佛也失去了进取心,他们坐看驼河南岸赵军一天天的把自己的营寨修理起来,直到——
直到有一天,约五千骑兵进入赵军的营寨。
进入赵军营寨的是林虎,他预先被赵武打发到河岸上,接到赵武受到攻击的消息,林虎见到自己兵少救援无望,一边将代国的战况传送到国内,一边直接去了黄河南岸。
黄河南岸有武卫师一个补充团,当地还是齐策的封地,虽然齐策很少回封地照顾自家产业,但面临齐国强大的军事压力,当地小领主们有点钱都投入到军事装备上,几年的时间,把自己武装到了牙齿。
当林虎传来本宗宗主赵武受困的消息,当地的领主炸了窝。他们孤悬海外,别人不是顾忌他们身后的宗主存在,任他们多少军队,怎么武装精良,也不是齐国一个大国的对手,所以,宗主的安危就是他们自身的安危。
动员令一下,武士们群情激奋,纷纷从自己家中翻出储藏的武器铠甲,牵引上耕作的马匹,随便雇用一些商队的货船,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队伍摆渡到黄河北岸。
最后,连不是赵氏一系的领主也做不住了,他们跟着疯狂起来,部分原因也来自封建法则。因为他们是领主的臣下臣,如果直属大领主阵亡了,那么这些小领主将面临转封的待遇。也就是说:无论晋国国君挑选谁来担任下一任南岸领主,那些南岸的贵族们都要颠沛流离一番,为此他们能不拼命。
陆续渡河的赵氏领主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