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武装,能干什么?”
“所以说晏婴智慧哦”,赵武冷嘲地一笑:“几千人穿越代国,不够,但如果是来跟我抢夺胜利成果,足够了!”
燕由愣了一下,马上又说:“这也是元帅的功劳啊!如果不是元帅在前方扫平代国乱匪,使得代国境内恢复安定,齐国那几千人,敢上路吗?”
“晏婴真是智慧啊”,齐策也发出相同感慨:“我们原本估计齐国无法出兵,但我们低估了晏婴的智慧。”
“好吧!”赵武表现出拿得起,放得下的豪爽:“齐人出头了,我们不方便与燕人直接接触,我军将转向西北,寻找代人作战——你刚才提到公子离,他怎么答复?”
提到公子离,燕由精神振奋:“(公)子离先问简公所在——自从他开始指挥代军围攻赵获,就失去了与简公的联系,我们告诉他简公已进入齐国,是元帅派船送他入齐的。子离长长松了一口气,稍后,当我们询问子离的意思……”
燕由稍作停顿,炫耀似地说:“子离答应回国即位!”
啪啪啪!赵武鼓起掌来:“这下子云开雾散了,但动手要快,想必齐人正拼死拼活的向这里赶路!”
燕由稍停了一下,试探地问:“执政曾说:愿意扶持敝国,使敝国成为阻挡北方戎人入侵华夏的屏障——这承诺还有效吗?”
“有效——燕国需要我做什么?”
“易水上游五百里!”
燕人把临易城附近的河流称之为易水,荆轲刺秦王时,那首“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易水歌》,就是在易水河边所做。这条河后来称之为濡水,而临易城,大约就在现在的雄县附近。
虽然临易城南端还有一座燕留城,但燕人的势力以临易为重点,燕留城相当于一块海外飞地。此时,易水河上游,从河水发源地恒山起,基本上属于代人与戎人的势力范围。燕公子离这么说,等于放弃了他原先独吞代国的主张,后退一步,只要易水上游五百里的地盘。
燕公子离是个明智的人,知道自己有多大实力,面对晋国这个庞然大物,他明智地选择了退缩。
“给,别人的土地,我不心痛。”
“此外……”燕由小心地看了看赵武的脸色:“我们与子离商谈的时候,已答应子离在燕国推行变革,子离要求贵国容许我们派遣公孙百人,前去赵城学宫学习经营之道,若贵国许可的话,我们还想聘请晋人为卿,指导燕国进行变革。”
聘任他国贤者为相,主导国政,这在战国后期比较常见——没办法,在一个竞争性的社会里,没时间让人慢慢学习他国的知识,于是便有了直接任用他国贤者,让别国知识直接为自己所用的变通……只是不知道,现在就流行这投机想法,是不是从赵武担任许国国相开始。
“不知燕国属意何人?”
“燕地穷僻,除侯晋之外,不知有其他贤者。